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衡山绝顶祝融峰,独峙天南抗岱宗。
水国风雷虚岫出,炎方冰雪半岩封。
斜阳欲辨烟中树,昨夜遥闻岳麓钟。
好驻星轺看日出,卧翻云海荡心胸。
这首《望衡岳》由明末清初诗人施闰章所作,描绘了对衡山绝顶祝融峰的仰望与感慨。诗中以“衡山绝顶祝融峰,独峙天南抗岱宗”开篇,将衡山之高峻与泰山相提并论,展现出其在南方的雄伟地位。接下来,“水国风雷虚岫出,炎方冰雪半岩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衡山既能看到水国的风雷,又能见到炎方的冰雪,展现了其地形的多样性和气候的复杂性。
“斜阳欲辨烟中树,昨夜遥闻岳麓钟”则通过夕阳与钟声的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暗示着衡山的神秘与庄严。最后,“好驻星轺看日出,卧翻云海荡心胸”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驻足,不仅欣赏日出的壮丽景色,更是在这云海之中洗涤心灵,寻求精神上的宁静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衡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不详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策马送君君出门,朔风动地卷蓬根。
孤臣抗疏甘身死,万里投荒是主恩。
笳吹天山边月小,城连沙碛塞云昏。
心知去国无多泪,肠断慈乌声自吞。
日观晴光傍午开,茫茫东见海为杯。
九州积气峰前合,万里浮云杖底来。
邹鲁山灵真莽荡,吴阊练影漫徘徊。
昆仑不到终遗憾,欲驾苍龙首重回。
精舍萧疏山路斜,高人解组即袈裟。
沧桑痛哭知无地,江海流离不见家。
云暗苍梧飞锡杖,梦归秋浦泛仙槎。
与君坐对成今古,尝尽冰泉旧井茶。
岁暮归舟一叶轻,歌残酒罢泪双倾。
滩声不是无情思,呜咽随君为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