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仲宽赴宿倅

年少场中晚节寒,去年挥手下天关。

何人肯蹋风波路,自古难言骨肉间。

十里即应归汉阙,一帆从此别淮山。

舣舟如得僧伽印,未用将身付等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送俞仲宽赴宿倅》。诗中描绘了对友人俞仲宽即将离别赴任的深情与感慨。

首句“年少场中晚节寒”,以“晚节寒”比喻俞仲宽虽年轻却已展现出成熟稳重的一面,暗示其即将面对的官场挑战之严峻。接着,“去年挥手下天关”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俞仲宽去年离开家乡,踏入官场的情景,充满了壮志豪情。

“何人肯蹋风波路,自古难言骨肉间。”这两句表达了对俞仲宽踏上充满波折的仕途之路的敬佩和担忧,同时也点明了在亲情与事业之间抉择的艰难。

“十里即应归汉阙,一帆从此别淮山。”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预示着俞仲宽离家不远,即将回到朝廷,另一方面则暗示他将远离熟悉的淮山,踏上新的征程。

最后,“舣舟如得僧伽印,未用将身付等闲。”诗人以僧伽印为喻,表达了对俞仲宽此行的祝福与期待,希望他能像得到僧伽印一样,无论前路如何,都能坚定信念,不轻易放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也蕴含了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便衣访徐师川坐定陈莹中太守亦至余避入室已而同语良久戏呈师川

两都宾主尽雄名,我独何人共宴荣。

微服岂宜从刺史,瓦巾端为访先生。

山阴甚愧群贤集,蜀客初无一坐倾。

庾亮兴来殊不浅,临风数语逼人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师川见和

使君直气旧凌空,帐下森森已八龙。

倒屣休迎王节信,同舟未许郭林宗。

我无草舍容朱毂,君有诗声抵素封。

危坐正衿殊不惯,归从短褐醉千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五月八日游北禅师川登塔尽七级仆能三级而已晚过公晦偶作二首(其一)

徐郎胸次已冰清,北寺清游更绝尘。

不欲茹荤缘道友,肯来出郭是诗人。

怜君远客情能尔,看我题名墨尚新。

谁有好方扶脚力,故乡归去蹋峨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五月八日游北禅师川登塔尽七级仆能三级而已晚过公晦偶作二首(其二)

铁锁铜镮一一开,肩舆不问主人来。

已登白塔吾休矣,更上红亭子壮哉。

世外清欢须邂逅,城头落日共徘徊。

云楼五月沧洲趣,羞杀初无八斗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