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名为《馀干李春江先生致鲁国左相而归》。诗中描绘了对李春江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归隐生活的感慨。
首联“登堂欢宴挹冲襟,为问先生迩在林”,开篇即以宴会之乐引出对李春江先生的尊敬与询问,暗示其隐居生活与世俗的对比。
颔联“晚爱溪山轻相印,日邀里族费家金”,通过“晚爱”与“日邀”的对比,展现了李春江先生晚年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日常与乡邻的交往,体现了他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颈联“门前流水心俱远,市里嚣尘迹自深”,进一步描绘了李春江先生远离尘嚣、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门前的流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远方的理想追求,与市井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尾联“却忆受知童子日,徒然长大祇如今”,诗人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受到李春江先生的赏识与教导,感叹时光流逝,自己虽已长大成人,但内心仍怀有对先生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春江先生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先生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