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文潜无咎少游三学士

北来消息不真传,南度相忘更记年。

湖海一舟须此老,蓬瀛方丈自飞仙。

数临黄卷聊遮眼,稳上青云小著鞭。

李杜齐名吾岂敢,晚风无树不鸣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北方传来消息不可信,南方的人们早已忘记时间的流转。
在这广阔的江湖中,唯有他乘船老去,仿佛从蓬莱仙境飞来的神仙。
翻阅书卷只为暂时遮住视线,稳步攀登青云,轻轻挥鞭催马。
李白杜甫齐名,我怎敢妄自菲薄,傍晚时分,无处不在的蝉鸣声声入耳。

注释

北来:从北方传来。
南度:南方的人们。
湖海:指广阔江湖。
蓬瀛:古代传说中的仙岛。
黄卷:泛指书籍。
青云:比喻高位或理想境界。
李杜:李白和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
晚风:傍晚的风。
鸣蝉:夏天常见的蝉叫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寄文潜无咎少游三学士》,通过对友人分别的描述,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与祝愿。首句“北来消息不真传,南度相忘更记年”写出了与友人音信难通,时间流逝的感怀,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接着,“湖海一舟须此老,蓬瀛方丈自飞仙”以湖海舟行和仙境比喻,寄托了对友人才华横溢、自由翱翔的赞美。

“数临黄卷聊遮眼,稳上青云小著鞭”一句,鼓励友人在读书中寻找慰藉,同时也暗示他们应积极进取,追求更高的理想。“李杜齐名吾岂敢”借用李白、杜甫的盛名,表达自己不敢与之并肩的谦逊,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才情的推崇。最后,“晚风无树不鸣蝉”以晚风中的蝉鸣声收尾,既描绘了环境,又寓言了生活的喧嚣与友人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寄赠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们未来的期许。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寄无斁

敬问晁夫子,官池几许深。

已应飞鸟下,复作卧龙吟。

待我中痾愈,同君把臂临。

泥涂无去马,夏木有来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外舅郭大夫二首(其一)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寄君玉

不见紫霄翁,侵寻鬓已蓬。

倦游乡域异,归梦夙宵同。

爱酒贫应甚,吟诗老更工。

清时公道在,未足叹途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张大夫

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

一别今何向,三年信不通。

不应书字倦,未有北来鸿。

肯作彭城守,何时马首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