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鹿山头一望平,归来衣袂作风馨。
庭萱岩桂方争秀,总入观音净水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间景象,诗人在白鹿山头远眺,归来后衣袂之间似乎还带着那份清新的风香。庭院中的萱草和岩桂争相斗艳,最后这些自然之物被收集起来,用以装饰观音净水的瓶中。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写照。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通过对比和联想,增强了画面感。白鹿山头一望平,是一种开阔的视野,也代表着诗人心胸的广阔;归来衣袂作风馨,则是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
庭萱岩桂方争秀,描绘了庭院中萱草和岩上的桂花竞相开放的情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视。总入观音净水瓶,则是将这些美好的东西收集起来,用以净化心灵之水,显然这是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体悟,是一幅融合了外在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美丽画卷。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香茗粗蔬肯破悭,相公日食万羊山。
夫君何厚神何薄,自取悬鹑一水间。
群儿綵胜竞芳菲,我向新年补旧衣。
五十九年蘧伯玉,不知谁是更谁非。
青菜青丝白玉盘,西湖回首忆临安。
竹篱茅舍逢春日,乐得梅花带雪看。
东屯花恼只颠狂,五柳门前翠著行。
更遣大瓢来断送,忍教醒醉问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