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

护霜云映月朦胧,乌鹊争飞井上桐。

半夜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霜云朦胧映照着月色,乌鹊在井边的梧桐树上纷飞。
半夜酒醒后,人们并未察觉,满池的荷叶在秋风中轻轻摇曳。

注释

护霜云:指带着霜气的云层。
映月朦胧:月光透过云层,显得模糊而迷人。
乌鹊:乌鸦和喜鹊的统称,古人常以乌鹊象征离别或不安。
井上桐:井边的梧桐树,古代常见于庭院。
半夜:夜晚的中间时刻。
酒醒:从醉酒状态中醒来。
人不觉:周围的人没有察觉到。
满池荷叶:整个池塘的荷叶。
动秋风:被秋风吹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这一时节的特有韵味。"护霜云映月朦胧"一句中,霜是指初冬的薄冰,云映日月使之朦胧不明,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乌鹊争飞井上桐"则展现了秋季鸟儿在树梢间嬉戏的情景,生动而充满活力。

诗人随后转入夜景,"半夜酒醒人不觉"表达了一种静谧的夜晚,人们沉浸于梦乡,而诗人则是独自清醒。"满池荷叶动秋风"一句,则描绘了秋风轻拂之下,荷叶随风摇曳的情景,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写照,更有着深意和感伤。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秋意与寂寞之情。诗人捕捉了秋夜特有的宁静与孤独,却又不失生机与动态,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清冷而凄美的秋夜氛围。

收录诗词(38)

窦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间在世)字友封,窦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自唐肃宗宝应元年至穆宗长庆元年间在世,年六十岁。状貌魁伟。少博览,无所不通。性宏放,好谈古今。门多长者车辙。诸兄均先贵达,巩于元和二年(公元八O七年)始举进士。袁滋镇滑州,辟为从事。入朝,拜侍御史,历司勋员外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稹移镇武昌,巩为副使。平居与人言,吻动而言不发,白居易等目为嗫嚅翁。后终老于鄂渚。巩所著诗,见窦氏联珠集

  • 籍贯:京兆金城

相关古诗词

送元稹西归

南州风土滞龙媒,黄纸初飞敕字来。

二月曲江连旧宅,阿婆情熟牡丹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刘禹锡

十年憔悴武陵溪,鹤病深林玉在泥。

今日太行平似砥,九霄初倚入云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唐州东途作

绿林兵起结愁云,白羽飞书未解纷。

天子欲开三面网,莫将弓箭射官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寄南游兄弟

书来未报几时还,知在三湘五岭间。

独立衡门秋水阔,寒鸦飞去日衔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