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游塘西丁山湖,复至超山观古梅

燕剪双开,扁舟独往,丁湖别具清幽。

小桥撑入,香色目难收。

始信江南好景,从今后、不羡罗浮。

香雪海,舒怀一笑、心迹可盟鸥。

凭高,回首望,青山重叠,知是杭州。

问缟衣仙子,几世清修。

遥指山腰疏影,恍疑是、身在瀛洲。

蓬莱顶,惭余未及,踏翠一来游。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

鉴赏

此词描绘了作者游历塘西丁山湖与超山观赏古梅的所见所感。开篇以“燕剪双开”起兴,巧妙地将燕子的轻盈飞翔与湖面的开阔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扁舟独往”则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独自游湖的闲适与自在。接着,“小桥撑入,香色目难收”两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湖中景色的迷人之处,让人心生向往。

“始信江南好景,从今后、不羡罗浮”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期许。接下来,“香雪海,舒怀一笑、心迹可盟鸥”几句,以“香雪海”比喻满湖的梅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而“心迹可盟鸥”则暗示了作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心境如鸥鸟般自由无拘。

“凭高,回首望,青山重叠,知是杭州”这一段,作者站在高处回望,眼中满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其中特别提到了杭州,既是对所处之地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问缟衣仙子,几世清修”一句,借“缟衣仙子”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古代高洁之士的敬仰与向往,同时“几世清修”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身修养的追求。

最后,“遥指山腰疏影,恍疑是、身在瀛洲”通过描述远处山腰间隐约可见的梅花影子,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仿佛置身仙境的意境。而“蓬莱顶,惭余未及,踏翠一来游”则是作者对自己未能亲临仙境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能够实现这一愿望的期待。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既有对眼前景致的赞叹,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82)

俞庆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题唐伯虎集后

抛却功名后。莽生涯、惟凭诗酒。

懒把文章传后世,只喜寻花问柳。

又何论、金章紫绶。

醉里年华狂态在,看诸公、触热人间走。

杯在手,眉休皱。消尽英雄豪气否。

想当时、长辞簪笏,大开笑口。

小谪须知蓬岛客,偶向红尘羁逗。

应自笑、烟霞痼久。

只叹江淹才若此,抱云和、未向王门奏。

剩仙馆,桃如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蝶恋花.月下怀抱珠表妹

腰肢不为悲秋瘦。百种情怀,种种难依旧。

痴立阶前非中酒,片时归梦虫声骤。

断续恼人花外漏。几度无言,偷把双眉皱。

回忆当年同聚首,月明凉露徘徊久。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高阳台.送瑟庵应春官试

惜别情怀,销魂滋味,从今渐渐都娴。

此去长途,怎生消受春寒。

愁心定逐轮蹄去,对银灯、坐到更阑。

意绵绵、絮语千般,携手窗前。

送君去后登楼望,指晴烟漠漠,重叠云山。

寄语西风,几时吹转征帆。

相思料得蓬窗底,拥寒衾、离恨难删。

卜金钱、刚盼泥金,又盼归鞍。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凤凰台上忆吹箫.月下怀修梅表妹

皎洁冰轮,朦胧烟柳,宵深露湿春衫。

望碧天无际,何处长安。

回首当年踪迹,花影下同倚红阑。

心如醉、一书欲寄,几度重看。漫漫。

闲愁闲恨,向梦里寻君,细诉情端。

料芸闺无事,也念前欢。

记否临歧握手,千万语、只劝加餐。

还自愧、浮生若萍,旧约盟寒。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