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送瑟庵应春官试

惜别情怀,销魂滋味,从今渐渐都娴。

此去长途,怎生消受春寒。

愁心定逐轮蹄去,对银灯、坐到更阑。

意绵绵、絮语千般,携手窗前。

送君去后登楼望,指晴烟漠漠,重叠云山。

寄语西风,几时吹转征帆。

相思料得蓬窗底,拥寒衾、离恨难删。

卜金钱、刚盼泥金,又盼归鞍。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送瑟庵应春官试》是清代词人俞庆曾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词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思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开篇“惜别情怀,销魂滋味”,直接点明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接下来,“从今渐渐都娴”一句,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离别之痛会逐渐淡去,但此处的“娴”字,却也暗示着即使时间能冲淡离愁,那份深情却难以忘怀。

“此去长途,怎生消受春寒。”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漫长而寒冷的旅程,词人对其旅途中的艰难表示关切与担忧。愁心随行,与友人一同远去,直到夜深人静,灯下相对,千言万语化为绵绵情话,携手共度时光。

“送君去后登楼望,指晴烟漠漠,重叠云山。”送别之后,词人独自登楼远眺,只见烟雾弥漫,山峦重重,既是对友人远行的遥望,也是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忧虑与期盼。

“寄语西风,几时吹转征帆。”希望西风能够将友人的船帆吹回,表达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深切期待。这一句不仅寄托了词人的思念之情,也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福。

“相思料得蓬窗底,拥寒衾、离恨难删。”想象友人在遥远的地方,独处蓬窗之下,寒夜难眠,心中满是离别的愁绪。这不仅是对友人的牵挂,也是词人自我情感的投射。

最后,“卜金钱、刚盼泥金,又盼归鞍。”卜卦求签,期盼友人能带来好消息,急切地盼望友人归来。这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焦急与期待。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离别之苦、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82)

俞庆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月下怀修梅表妹

皎洁冰轮,朦胧烟柳,宵深露湿春衫。

望碧天无际,何处长安。

回首当年踪迹,花影下同倚红阑。

心如醉、一书欲寄,几度重看。漫漫。

闲愁闲恨,向梦里寻君,细诉情端。

料芸闺无事,也念前欢。

记否临歧握手,千万语、只劝加餐。

还自愧、浮生若萍,旧约盟寒。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南乡子.绣罢偶填

薄暮闭红窗。忽漫回头自忖量。

压线为谁寒素指,端详。袖底西风一味凉。

懒去绣鸳鸯。试上楼头望故乡。

归雁几行鸦几点,苍茫。远树依依挂夕阳。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踏莎行.秋夜

秋露泠泠,秋风细细。秋虫切切如私语。

有人不寐倚秋灯,银屏疏影秋如水。

秋入秋肠,愁生愁际。秋声听彻无情绪。

开帘独自看秋星,秋河隐隐微波起。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御街行.和秦小芸夫人见赠用原韵

葳蕤深闺铜龙滴。梅未落、尖风逼。

伊人念我正无聊,惠我朵云相忆。

韶华易老,世情难诘,愁病劳君惜。

自怜况味今非昔。迂疏性、烟霞疾。

废材爨下遇知音。弦底声声掩仰。

诗心互證,词源乍发,大好尘禁涤。

形式: 词牌: 御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