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岩夜怀

名岩不受炎天暑,折磴宵穿星汉连。

亭上就云眠乱石,竹閒乘月享清泉。

幽栖转觉风尘苦,僻性犹烦猿鹤怜。

久办此身行脱屣,肯抛龙剑负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瑞岩的独特体验与深邃情感。首联“名岩不受炎天暑,折磴宵穿星汉连”以对比手法,突出瑞岩之清凉与高远,仿佛不受炎夏之热,夜晚攀登时,石阶曲折,仿佛穿越至星空相连之处,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亭上就云眠乱石,竹閒乘月享清泉”进一步展现瑞岩的静谧与自然之美。诗人似乎在云雾缭绕的亭台上,与乱石为伴,享受着月光下的清泉,这一场景既浪漫又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

颈联“幽栖转觉风尘苦,僻性犹烦猿鹤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幽静的环境中,诗人愈发感到外界的喧嚣与烦恼,而他那偏僻的本性,似乎让山中的猿鹤也为之怜悯,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尾联“久办此身行脱屣,肯抛龙剑负飞仙”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他决心长久地在此生活,如同脱去尘世的束缚,不希望像那些背负着世俗枷锁的凡人一样,而是向往成为能够飞翔于云端的仙人,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94)

傅汝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 字:远度
  • 号:磊老
  •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476~1557年

相关古诗词

拟筑宛在堂奉招石门隐君

城外西湖烟雾光,孤山宛在水中央。

门开独树悬青磴,径绕千花上碧堂。

兰艇桂桡操自稳,药房荷榻卧偏长。

秋波不隔寻真路,乘兴须君到隐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堂成敬酬丰五溪学士之作

卜居祇卜沧浪天,况复四山如几筵。

城南茅屋弃汝去,岛上薜门行自专。

钓鱼有客寄尺素,骑鹤笑予无一钱。

短琴若果访他日,凉月相将看满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敬从汪郡公登屴崱峰值雨驻小顶还纪兴

天入翠宫低窈窕,洞回沧海倒巃嵷。

山林著处宜狂客,风雨閒游接上公。

共倚短筇千涧底,独穿高木万烟中。

观涛更许云边酒,待月思眠石上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天游观即事呈同游

众壁群峰夹路生,百花千竹引人行。

螟虫餐叶声疑雨,涧碓翻泉响似更。

春在客中偏易暮,世于方外亦难轻。

因思少小瑶华洞,零落他山空复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