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子.冬

冬尽。手冷金针,爱与黄昏近。

合欢□□深,匼匝红池紧。

碧瓦雕甍,霜松银粉,煨紫□、□□香沁。

剔指才匀口脂润,还倚鸳鸯枕。

形式: 词牌: 甘草子

鉴赏

这首《甘草子·冬》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描绘了冬日黄昏时分的细腻情感与景致。

“冬尽”二字开篇,点明季节转换,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接下来,“手冷金针,爱与黄昏近”,以“金针”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了冬夜中人手的寒冷,以及对黄昏的亲近感,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黄昏时刻,光线柔和,与寒冷的手形成对比,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期待。

“合欢□□深,匼匝红池紧”,这里使用了象征手法,合欢树的深深绿意与红池的紧密环绕,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情感的深厚与亲密。合欢树常被用来象征夫妻和睦,红池则可能代表爱情的火焰,两者结合,展现了冬日里情感的温暖与生命力。

“碧瓦雕甍,霜松银粉,煨紫□、□□香沁”,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色。碧瓦雕甍,指的是屋檐上装饰着精美的雕刻,霜松银粉则是形容冬日里覆盖着霜雪的松树,仿佛披上了银色的外衣。紫烟与香沁,则可能是炉火或香料散发的香气,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丝暖意和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剔指才匀口脂润,还倚鸳鸯枕”,最后两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在冬夜中的状态。剔指,即轻轻梳理手指,口脂润则是指涂抹唇膏使嘴唇保持滋润。倚靠鸳鸯枕,既体现了冬夜的慵懒与舒适,也暗含了对伴侣的思念与依恋。整首词通过这些细节,细腻地表达了冬夜中人物的情感体验,既有对外部环境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35)

李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字:舒章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冬暮

绿窗烟黛销眉梢,落日近横桥。

玉笛才闻,碧霞初断,赢得水沈消。

口脂试了樱桃润,馀晕入鲛绡。

七曲屏风,几重帘幕,人静画楼高。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代女郎送客

残霞微抹带青山,舟近小溪湾。

两岸芦干,一天雁小,分手觉新寒。

今宵霜月照灯阑,人是暮愁难。

半枕行云,送君归去,好梦忆江南。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

楼高望绝楚云重,春水漫流红。

鹧鸪声暖,海棠深处,浓绿锁眉峰。

王孙宝马随南陌,年少惯相逢。

怎是轻佻,惹人牵系,更错怨东风。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西江月.梅花

素手深知花重,罗帏更耐香寒。

玉笙吹彻暮凭栏,消得春风一半。

淡月黄昏常待,清霜晓梦无端。

水晶帘外影相看,不被红云遮断。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