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台观茫茫苜蓿肥",诗人以广阔的视野,描述了台观(可能是古代的祭祀或观测天文的场所)周围一片茂盛的苜蓿草,显得生机勃勃。然而,"茫茫"一词又暗示着空旷与寂寥。
"至今汾上白云飞",诗人将视线转向汾水之畔,白云飘荡,增添了时空的沧桑感,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岁星便是骑龙客",这里将岁星(古人认为是主管一年四季的星辰)比作骑龙的仙人,寓意时光如龙,疾驰而过。
最后两句"辜负君王独自归",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英雄无处施展抱负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惋惜那位骑龙的岁星仙人,未能陪伴君王共度盛世,独自归去,流露出一种历史的遗憾和对人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