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迟日侵阶,和风入户,朱弦欲奏还倦。

一幅鸾笺,五云飞下,赐予内家琴苑。

音随指动,犹彷佛、虞薰再见。

妙处谁能解心,和平自无哀怨。

猩罗帕封古洗,有龙涎、渗花千片。

骤睹瑶台清品,眼明如电。

爇白桐窗竹几,渐缕缕腾腾细成篆。

就祝金闺,天长地远。

形式: 词牌: 天香

翻译

春日阳光慢慢照进台阶,和煦的风儿吹入屋内,想要弹奏琴弦却又感到疲倦。
一张绘有凤凰的精美纸张,从云端飘落,这是皇家赐予宫廷琴师的礼物。
琴音随着手指的舞动,仿佛再次听到虞舜时代的熏风。
音乐的美妙之处,谁能真正理解?只有内心的平和,没有一丝哀怨。
古老的猩红色丝帕包裹着琴,上面有龙涎香渗出,香气千片缭绕。
猛然看到这清雅的瑶台之琴,目光明亮如电。
点燃白桐木制作的窗户和竹几,琴声渐渐升腾,如篆文般细腻。
在此祝愿,愿这份琴音能穿越时空,陪伴在金闺佳人身边,直到天长地久。

注释

迟日:春日。
侵阶:照进台阶。
和风:和煦的风。
朱弦:红色的琴弦。
虞薰:古代传说中的美好气息。
心:内心。
猩罗帕:珍贵的猩红色丝帕。
瑶台:仙境般的宫殿。
爇:点燃。
篆:篆书,古代的一种字体。
金闺:代指女子闺房或宫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画面,充满了对音乐和自然美景的享受与赞赏。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迟日侵阶”、“朱弦欲奏还倦”,展现了一个安逸而悠闲的午后时光,阳光温暖地洒在台阶上,而琴弦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懒惰,未能奏出动听的乐章。

诗中的“一幅鸾笺,五云飞下”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境。鸾笺是古代的一种精美书画作品,而这里描述的是天上飘落的五彩祥云,为内家琴苑赐予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音随指动,犹彷佛、虞薰再见”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切感受。声音随着手指的移动流淌,就像是佛陀和古代圣贤的智慧再次显现。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出其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妙处谁能解心,和平自无哀怨”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的奥秘,而这种平和之中没有悲伤与怨恨,只有美好。

接下来的几句:“猩罗帕封古洗, 有龙涎、渗花千片。骤睹瑶台清品,眼明如电。”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猩罗帕(一种植物)被赋予了古老的沐浴之意,有龙涎(传说中龙的泪珠)渗透出花瓣千片,再加上瑶台清澈的泉水,以及诗人锐利如电的目光,共同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勃、神秘古老的自然景观。

最后,“爇白桐窗竹几,渐缕缕腾腾细成篆。就祝金闺,天长地远。”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祝愿。白桐与竹制成的家具在细腻的工艺下逐渐成型,而“就祝金闺”可能暗指诗人的居所或内心世界,希望它能永远安宁,天地长存。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一种超脱尘嚣、回归自然的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常引.四月初八日庆六十

广寒宫殿五云边。看天上、烛金莲。香袅御炉烟。

拥彩仗、千官肃然。

世间王母,月中仙子,花甲一周天。

乐指沸华年,更福寿,千年万年。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忆王孙(其四)

阵前金甲受降时。园客争偷御果枝。

白发宫娃不解悲。理征衣。一片春帆带雨飞。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忆王孙(其二)

吴王此地有楼台。风雨谁知长绿苔。

半醉闲吟独自来。小徘徊。惟见江流去不回。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忆王孙(其三)

长安不见使人愁。物换星移几度秋。

一自佳人坠玉楼。莫淹留。远别秦城万里游。

形式: 词牌: 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