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昆山吊徐健庵尚书传是楼故址晚与数客饮山下酒家

前山陂陁后山孤,清秋一客穷嬉娱。

山前落日看平芜,东海书楼片瓦无。

当时兄弟遭明圣,宾客独夸司寇盛。

东南遗逸记鸿文,辇毂人才归藻镜。

相国立朝持谠言,本朝补谥当谁先。

洞庭归来纵遗议,平生风雅犹高骞。

编插斯楼万丈光,那知倏忽竟销亡。

并无旧话桐阴续,空有遗篇锦箧藏。

君不见横云山庄开史局,两行羽伎森红烛。

百年文物数江南,岂意故家尽零落。

看山莫负草堂新,山月亭亭射酒樽。

世上坚牢定何物,古来兴废不须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昆山时,来到徐健庵尚书传是楼旧址,感慨万分。首句“前山陂陁后山孤”展现了环境的孤寂,而“清秋一客穷嬉娱”则透露出诗人独自游玩的闲适。接着,诗人感叹昔日繁华已逝,“山前落日看平芜,东海书楼片瓦无”,暗示了历史的沧桑。

诗人回忆起徐健庵尚书及其家族的荣耀,“当时兄弟遭明圣,宾客独夸司寇盛”,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尚书的才华被赞誉为“东南遗逸记鸿文”,而他的影响力如同“辇毂人才归藻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国立朝持谠言”的他已不在,身后事只剩下“洞庭归来纵遗议,平生风雅犹高骞”。

诗中提到的“编插斯楼万丈光,那知倏忽竟销亡”,表达了对传是楼辉煌过去的惋惜,以及“并无旧话桐阴续,空有遗篇锦箧藏”的失落感。最后,诗人以横云山庄的历史格局和文化盛况作对比,感叹“百年文物数江南,岂意故家尽零落”,揭示了历史兴衰的无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遗迹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追忆,寄寓了对往昔文化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收录诗词(13)

陈克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门庵

镜声吹落大荒东,门掩苍苔乱石中。

江海潮来人未觉,环山万树已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章丘怀顾亭林先生

泪尽冬青树上枝,田歌义等采薇词。

老为北客心犹壮,隐异南阳事可师。

结屋不愁无隙地,荷锄谁分枉清时。

逸民旷发儒林藻,汗简长留百代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再题蓬莱阁

神仙富贵寻常事,独爱人间汗漫游。

明月青天思太古,画栏碧海倚新秋。

八荒无复藩篱限,一世真悲生死流。

他日梦中向空阔,笑横长笛弄扁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石甫先生蒙恩赦复官四川奉寄(其一)

天末旌旗气独森,翻令骄虏耻为禽。

交章附和时流议,一斥徘徊圣主心。

几见捷书传驿上,共忘烽火照江深。

陈汤功罪凭谁讼,曾有军民涕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