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石甫先生在战功之下蒙受恩赦,重归四川任职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对国家局势的关注。首句“天末旌旗气独森”以壮丽的战争画面开篇,显示出石甫先生过去的英勇与威严。次句“翻令骄虏耻为禽”则强调了他的胜利让敌人心生羞愧,凸显其军事才能。
“交章附和时流议,一斥徘徊圣主心”暗指石甫先生的复官并非轻易之举,而是经过了一番争议和圣主深思熟虑的结果。接下来,“几见捷书传驿上,共忘烽火照江深”描述了捷报频传的场景,展现了战争的紧张与胜利的喜悦,同时也暗示了国家的安定。
最后两句“陈汤功罪凭谁讼,曾有军民涕满襟”以陈汤典故,表达对石甫先生功过难评的感慨,以及人们对他的深深敬仰,甚至有人为之感动落泪。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赞扬了英雄,也寓含了对时局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