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鲁直和普安院壁上苏公诗

畏暑聊寻寺,追凉故绕池。

雨园鸠唤妇,风径燕将儿。

散篆萦帘额,留云暗井眉。

龙蛇动屋壁,知有长公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因为怕热,我随意寻找寺庙,只为寻找阴凉环绕的池塘。
雨后花园中斑鸠呼唤伴侣,微风小径上燕子带着雏鸟飞翔。
篆字书法在帘额上散开,仿佛云彩在井口处留下痕迹。
屋内的龙蛇图案仿佛在动,我知道那里藏着长公的诗篇。

注释

畏暑:怕热。
聊:随意。
寻寺:寻找寺庙。
追凉:寻找阴凉。
雨园:雨后的花园。
鸠唤妇:斑鸠呼唤伴侣。
风径:微风小径。
燕将儿:燕子带着雏鸟。
散篆:散开的篆书。
萦帘额:环绕在帘额上。
留云:像云彩一样停留。
暗井眉:在井口处留下痕迹。
龙蛇:屋内的龙蛇图案。
动屋壁:仿佛在动。
知有:知道有。
长公诗:长公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同鲁直和普安院壁上苏公诗》。诗人以炎炎夏日为背景,表达了对清凉的向往。他漫步寺庙,寻找避暑之地,绕过池塘以求凉意。雨后的园子中,斑鸠呼唤伴侣,而风穿过小径,燕子忙着带雏飞翔。诗人注意到篆书文字在微风中飘散,仿佛帘额上的云烟,又见井边的云影,增添了禅意。屋壁上的龙蛇图案似乎在随风舞动,让人联想到苏东坡的诗才横溢。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景象和联想古人墨宝,展现了诗人对清幽文化的欣赏与敬仰。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守蒲次新安西先寄府教授之道弟

文章之子日翘翘,恐不能如岂有超。

助我彤襜问民俗,烦君泮水采风谣。

预知薄宦妨同处,且可清樽约屡招。

十月驱车汉函谷,冷云高处望中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廷贤求赋先春亭

筑圃名亭尽可人,东皋百卉故先春。

丘原满目皆安在,桃李成蹊又一新。

薙草烦君开蒋径,漱醪容我著陶巾。

青门瓜好平生事,欲遣朱轓便卜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其一)

禾熟秋原静,高蝉尚远音。

半荒愁雨菊,独秀畏风林。

老觉田原好,慵疏里巷寻。

心知阿连胜,新向佛乘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王正甫马陵感事

风雨关河浩荡愁,骚人憭慄对清秋。

追君旧事何堪听,投我新诗不易酬。

纸上安知百年后,酒中聊可一生浮。

言归款段谁能约,正有疏顽马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