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真州张子二首(其二)

一望隋堤草,孤吟楚岸花。

赋成似班马,身在只烟霞。

夜月怀湘瑟,秋风起汉槎。

斗间垂气色,吾欲问张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寄真州张子二首(其二)》。诗中以隋堤草、楚岸花、夜月、湘瑟、秋风、汉槎、斗间之气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

首句“一望隋堤草”,以隋堤草为引子,勾勒出一片广阔的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深远与时间的流逝。接着,“孤吟楚岸花”一句,通过“孤吟”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而“楚岸花”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孤独感,仿佛在寂静的岸边,只有花儿陪伴着诗人的思绪。

“赋成似班马,身在只烟霞”两句,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班固和司马迁,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班马”指的是两位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而“烟霞”则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诗人似乎在说,尽管他可能无法像班固和司马迁那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依然追求着内心深处的那份文学梦想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夜月怀湘瑟,秋风起汉槎”两句,继续运用典故,通过“夜月”、“湘瑟”、“秋风”、“汉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夜月下的湘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秋风中的汉槎,则让人联想到远行与归途的思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最后,“斗间垂气色,吾欲问张华”两句,以斗间之气色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同时,诗人希望向张华(晋代著名文学家)请教,显示出他对古代文人智慧的敬仰和渴望汲取更多知识的求知精神。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与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深意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元美访我百花洲上夜集四首(其一)

君来何节钺,秋到正江湖。

斗窒群星聚,天门二曜孤。

古人穷抱玉,吾道忌投珠。

岁晚鱼龙寂,临流未可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元美访我百花洲上夜集四首(其二)

终日不得醉,相看独柰何。

狂心知尔甚,青眼向人多。

席已移星月,衣犹挂薜萝。

兴来歌楚调,雪色满江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元美访我百花洲上夜集四首(其三)

坐对百花落,孤登万里楼。

醉开吴楚色,狂失凤鳞愁。

握手青灯少,论心白日浮。

相思曾往昔,泪逐大江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元美访我百花洲上夜集四首(其四)

双眼人何白,孤怀尔独长。

相看鸿鹄志,不厌芰荷裳。

黄菊纷垂露,丹枫莽下霜。

湖南泛明月,髣髴对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