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四首(其三)

公业负奇志,交结尽才雄。

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

一为侍御史,慷慨说何公。

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

仲颖恣残忍,废兴良在躬。

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

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

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

时来命不遂,脱身归山东。

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春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张公胸怀非凡之志,交往的朋友都是才智出众之士。
虽有四百顷肥沃的田地,但粮食常常不够吃。
后来他做了侍御史,慷慨陈词谈论何公之事。
何公为何失败,只是我的计策恰好与他不合。
仲颖肆意残暴,国家的兴衰全在于他。
死人多得像乱麻,天子流离失所如飘蓬。
战争蔓延到皇宫,荆棘丛生在昔日的宫殿。
郑生运用他的谋略,旨在清除国家的战乱。
时机未到,命令未能实现,他脱身归隐到山东。
千年之后,人们依然感到他的威严,怀念他的风采如春风般和煦。

注释

公业:指张公,即张纲,东汉时期的人物。
交结:交往,结交。
才雄:才智出众的人。
何公:具体人物不详,此处指张公谈论的一位人物。
仲颖:可能指张仲景,也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权臣,具体不详。
废兴:兴衰,指国家的盛衰。
黄屋:古代帝王的车驾,代指皇位。
荆棘:这里象征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郑生:可能指郑玄,东汉末年的经学家。
清国戎:清除国家的战乱。
山东:古时指崤山以东地区,非现在的山东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属于咏史诗的一种。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抒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感慨与思想。

“公业负奇志,交结尽才雄。”此两句点出了历史人物的卓越才能和非凡抱负,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和才华横溢的气概。

“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这两句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即便有广阔良田,但平民百姓的生活仍然困顿,反映出社会经济问题。

“一为侍御史,慷慨说何公。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诗人在这里提到自己曾经担任过侍御史的职位,向何公进谏时充满了激情和忧虑,对于历史人物的失败原因进行反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与策略。

“仲颖恣残忍,废兴良在躬。”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历史人物(即仲颖)性格冷酷无情,对国家大事的决断失当,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这里借用死者如乱麻、君主如行云来形容战乱时期生灵涂炭和帝王流离失所的惨状。

“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干戈指战争,黄屋与紫宫都是皇宫的代称,这两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皇室的凋敝。

“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这里提到历史人物郑生制定策略,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安定国家。

“时来命不遂,脱身归山东。”诗人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宿愿未能实现的无奈,最终选择退隐山东。

“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春风。”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往事持有一份淡定心态,对于逝去的岁月依旧怀念那久违的温暖春风。

收录诗词(105)

卢照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字:升之
  • 号:为“初唐四杰”
  •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相关古诗词

咏史四首(其四)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

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

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

天子玉槛折,将军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

归来教乡里,童蒙远相求。

弟子数百人,散在十二州。

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

何必疲执戟,区区在封侯。

伟哉旷达士,知命固不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跻险方未夷,乘春聊骋望。

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晓树滋,滉瀁春江涨。

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

蝶戏绿苔前,莺歌白云上。

耳目多异赏,风烟有奇状。

峻阻将长城,高标吞巨舫。

联翩事羁靮,辛苦劳疲恙。

夕济几潺湲,晨登每惆怅。

谁念复刍狗,山河独偏丧。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狱中学骚体

夫何秋夜之无情兮,皎皛悠悠而太长。

圜户杳其幽邃兮,愁人披此严霜。

见河汉之西落,闻鸿雁之南翔。

山有桂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将。

忧与忧兮相积,欢与欢兮两忘。

风袅袅兮木纷纷,凋绿叶兮吹白云。

寸步千里兮不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

林已暮兮鸟群飞,重门掩兮人径稀。

万族皆有所托兮,蹇独淹留而不归。

形式: 古风

浴浪鸟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