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六首(其十六)

晷运推移无不动,日南长至几曾迁。

应时纳祜无他事,依旧三门开两边。

三门开两边,一句具三玄。

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士圭所作,名为《偈十六首》中的第十六首。诗中运用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与禅宗智慧,通过自然现象的日南长至,引申出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永恒不变性。诗人以“三门开两边”为喻,寓言人生哲理,强调事物的本质和真理就在眼前,无需过分追求或刻意寻找。

“晷运推移无不动,日南长至几曾迁。”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更替,暗示着宇宙间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这种变化并非无序,而是遵循着某种内在的规律。

“应时纳祜无他事,依旧三门开两边。”这里“纳祜”指的是接受福祉,诗人认为在适当的时候接受命运的赐予,无需额外的行动或努力。而“三门开两边”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述,它既指自然界的门户,也暗含着人生的抉择与道路。这句话强调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即“三玄”)是永恒不变的,是人们面对生活挑战时最宝贵的财富。

“三门开两边,一句具三玄。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最后四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三门开两边”这一简单形象的描述,实际上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三玄”),这些真理跨越古今,永远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无需刻意去追寻。诗人通过这首偈语,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察,认识到真理与智慧就在身边,随时可得。

收录诗词(53)

释士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十六首(其十七)

孔明庙前有古柏,枝如青铜根如石。

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但见年年是好年,岂知日日是好日。

小树子,傍山栽,花从叶里开。

枝高攀不得,罗袖拂将来。

形式: 偈颂

偈十六首(其十八)

尘融法界,念尽毗卢。

咫尺跨于大千,刹那超于三世。

过去诸如来秤锤落井,现在诸菩萨塞壑填沟。

未来修学人,如麻似粟。

回头拾得新罗箭,自是诸人不丈夫。

形式: 偈颂

临终偈

前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处,龟歌眼睛赤。

形式: 偈颂

颂古六首(其二)

世路风波不见君,一回见面一伤神。

水流华落知何处,洞中桃源别是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