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二十七)蔡中郎

善人国之纪,制作国之典。

司徒恶谤书,中郎竟不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铣]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二十七)蔡中郎》以蔡邕(蔡中郎)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善人国之纪,制作国之典",开篇两句赞扬蔡邕作为史官,以其道德和才华成为国家历史记录的重要支柱,参与制定典章制度。然而,"司徒恶谤书,中郎竟不免",暗示了他因撰写真实的历史记录(谤书),触怒了权贵,最终未能逃脱被陷害的命运。诗中寓言性地揭示了历史记载中的公正与权势斗争,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和对蔡邕悲剧的同情。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二十八)皇甫规

宦寺厄名贤,党祸亦可虑。

当时皇甫规,竟耻不得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御]韵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二十九)祭皋陶

三木囊头日,艰危气不挠。

死当配夷叔,生岂祭皋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豪]韵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三十)张元节

望门覆人宗,元节何足议。

远惭杜伯坚,近愧夏子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寘]韵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三十一)茅季伟

杀鸡不供客,世俗定相怪。

如乡贤乎哉,值得林宗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