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杨亿判秘监

琐闼往年司制诰,共嘉藻思类相如。

蓬山今日诠坟史,还仰多闻过仲舒。

报政列城归觐后,疏恩高阁拜官初。

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咨询辨鲁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从前在琐闼负责撰写诏令,才华出众如同司马相如。
如今在蓬莱山编修典籍,敬仰你的学识超过董仲舒。
完成政务回到都城朝见后,初次在高阁接受官职任命。
众多学子期待你的教诲,求知若渴,犹如分辨鲁国的鱼书。

注释

琐闼:古代宫门,此处指朝廷。
司制诰:掌管起草诏令。
共嘉藻思:共同称赞你的文采和思想。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
蓬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比喻学问渊博之地。
诠坟史:编纂整理历史文献。
仲舒:董仲舒,西汉儒家学者,以博学著称。
报政:完成政务。
列城:各个城市,这里指朝廷各地。
归觐:朝见君主。
疏恩:颁布恩泽。
高阁:高级官署或殿堂。
拜官:接受官职。
济济:形容人才济济。
瞻望:期待、仰望。
铅椠:古代书写工具,代指书籍和学问。
咨询:询问、请教。
辨鲁鱼:比喻仔细校对文字,典出《左传》中的鲁国鱼书故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恒的作品,名为《赐杨亿判秘监》。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才华和对历史的回顾。

“琐闼往年司制诰”一句,通过“琐闼往年”来表达时间的流逝,而“司制诰”则指古代官员执掌文书,这里可能是借用古人之事来映衬当前的情景。

“共嘉藻思类相如”一句,诗人提到与同僚或朋友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用“共嘉藻”来形容美好的情谊,“思类相如”则表达彼此间思想和情感的相通。

接下来的“蓬山今日诠坟史,還仰多闻过仲舒”两句,诗人转而谈及历史的回顾。“蓬山今日”可能是指某个具体事件或地点,“诠坟史”则表达对过去的探究和研究。紧接着“还仰多闻过仲舒”一句中,通过“还仰”来表明诗人对于前人的学识和智慧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尊重。

“报政列城归觐后,疏恩高阁拜官初”两句,描绘了官员在职场上的升迁过程。首先通过“报政列城归觐后”来描述官员在完成政务之后的归来,然后是“疏恩高阁拜官初”,表达官员升迁后的谦逊态度和对新职位的敬畏之心。

最后,“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咨询辨鲁鱼”两句,诗人转向了对学子们的期许与鼓励。“诸生济济”是形容学生众多而且都很优秀,“弥瞻望”则表达着对他们未来发展的美好预期。而“铅椠咨询辨鲁鱼”一句,通过提及古代贤臣来强调学习和探求知识的重要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历史、友谊、职场以及学术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9)

赵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乾兴元年(1022年),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好文学,善书法。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 生卒年: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赐神童蔡伯禧

七闵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得老成资。

初尝学步来朝谒,方及能言解诵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千里有前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赐詹骙

名阅誇詹氏,新居古五云。

擢科魁众士,拔萃喜超群。

礼肃人畏敬,胪传世共闻。

好将多锦绣,五色耀龙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又将放榜

四海为家宝绪隆,旁求文雅振儒风。

命乡随计来多士,较艺抡材有泽宫。

簪绂近臣当显任,丝纶深旨论丹衷。

旰宵汲汲予存念,夙夜孜孜尔徇公。

名实岂惟衡鉴内,贤能皆萃网罗中。

伫观翘楚登时用,布政分忧协庶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赐丁谓(其二)

践历功皆著,咨询务必成。

懿才符曩彦,佳器贯时英。

俾展经纶业,旋升辅弼荣。

嘉亨忻盛遇,尽瘁罄纯诚。

均逸明恩洽,畴劳茂典行。

白麻三殿晓,红旆九衢平。

虽辍凝严任,尤增倚注情。

拥旄辞帝阙,顿辔望都城。

风景高秋月,烟波几舍程。

想卿怀感意,常是梦神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