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的《追和刘秀野诗韵(其四)》。诗中描绘了对太华山的向往之情以及对群峰环绕之景的赞叹。首句“夙昔闻太华,耸拔何其尊”表达了诗人自幼便听闻太华山的名声,对其高耸入云的姿态感到敬仰。接着,“未遑游汗漫,流传少陵君”两句,既表达了未能亲临游览的遗憾,也暗含对杜甫(少陵君)诗歌中描绘壮丽山川的敬佩。
“群峰无远近,环立皆儿孙”一句,诗人将群峰比作自己的子辈,形象地描绘出太华山周围众多山峰围绕的壮观景象。最后,“何当脱尘鞅,胜览跻青云”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登临高处,享受自然美景的心愿。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