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干一花山谷语,今兰不是古时兰。
重阳菊畔千丝紫,隆准曾孙却解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雅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一干一花山谷语",开篇即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谷中古兰花的幽香与清音,传递出一种淡远之意。
"今兰不是古时兰",诗人通过这一句点明了现在与过去的对比,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的“今兰”不仅指的是现下的花,也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事物的更替。
"重阳菊畔千丝紫"一句则描绘了秋日菊花盛开的景色,"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是秋天的一个节气。在这个时节,菊花竞相开放,其间杂以各种颜色的花朵,尤其是紫色的花朵特别引人注目。这里通过对菊畔花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细微之美的观察和欣赏。
"隆准曾孙却解看"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另一层情感。"隆准"是古代官名,"曾孙"则意味着几代之后的后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界限的审美能力,即便是远祖的后代,也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些自然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谷古兰花与秋日菊畔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中的不变之美,以及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相融合的高雅境界。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雪丝松细紫团栾,今代无人识古兰。
本草图经川续断,今人误作古兰看。
纫兰为佩楚忠臣,直道从来不屈身。
为报拖金鸣玉者,如君多是折腰人。
椒浆桂酒蕙蒸殽,学子人能诵楚骚。
惟有籍兰无识者,老夫对尔首频搔。
大似斯文不遇时,无人采佩世无知。
援琴与鼓猗兰操,五百年间一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