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归松溪旧居宿西林

五粒松深溪水清,众山摇落月偏明。

西林静夜重来宿,暗记人家犬吠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五粒松树生长在深深的溪边,溪水清澈,群山落叶后月光显得特别明亮。
我再次来到西林静谧的夜晚住宿,悄悄记住那里的狗叫声。

注释

五粒松:五棵松树。
深溪:深深的溪流。
水清:溪水清澈。
众山:周围的山峦。
摇落:落叶。
月偏明:月光特别明亮。
西林:西边的树林。
静夜:宁静的夜晚。
重来宿:再次前来过夜。
暗记:悄悄记住。
人家:人家住宅。
犬吠声:狗叫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山野景象,诗人以细腻之笔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首句“五粒松深溪水清”中的“五粒松”,可理解为溪边生长着稀疏但挺拔的松树,而“深溪水清”则展示了溪水之清澈,给人一种幽静与宁谧的感觉。

接下来的“众山摇落月偏明”中,“众山摇落”可能指的是秋风起时,落叶纷飞,但在这动荡之中,月亮却更加明亮,如同诗人的心境,在万象皆变中保持着不为外界所扰的清明。

第三句“西林静夜重来宿”,则是诗人表达了再次回到这个宁静的山林中的情感。这里的“西林”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点,或者是一片偏僻幽深的树林。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似乎变得缓慢,而夜晚的寂静使得一切都显得格外珍贵。

最后一句“暗记人家犬吠声”,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生活的一丝留恋。这里的人家,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那里的犬吠声在夜晚变得特别清晰,每一个声音都能触动心弦。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于往昔生活的一丝思念。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将一种淡远而不失深情的意境传达给读者。

收录诗词(106)

徐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 籍贯:浙江睦州

相关古诗词

回施先辈见寄新诗二首(其一)

九幽仙子西山卷,读了绦绳系又开。

此卷玉清宫里少,曾寻真诰读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回施先辈见寄新诗二首(其二)

紫河车里丹成也,皂荚枝头早晚飞。

料得仙宫列仙籍,如君进士出身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誇红槿

谁道槿花生感促,可怜相计半年红。

何如桃李无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红蕉

红蕉曾到岭南看,校小芭蕉几一般。

差是斜刀剪红绢,卷来开去叶中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