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其二)

曲突深时虑,长裾鄙世流。

无书来北阙,有意在东周。

旷远嵇中散,疏慵马少游。

长松想风表,千古閟山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深深的曲巷中时常忧虑,长袍之人看不起世俗潮流。
没有书信从皇宫传来,内心却向往着东周的风雅。
遥想那旷达的嵇康,懒散如马少游。
想象着长松之下,风度流传千秋,被山丘所守护。

注释

曲突:比喻深思熟虑。
鄙世流:看不起世俗的人。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东周:指古代一个文化繁荣时期。
嵇中散:嵇康,字中散,以旷达不拘礼法著称。
马少游:马援,字少游,以清闲懒散著称。
风表:风采风度。
閟:隐藏,封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地的孤独与怀念之情。"曲突深时虑,长裾鄙世流"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政治环境的担忧,以及他自身所处社会地位的低微。"无书来北阙,有意在东周"则显示出诗人渴望得到朝廷的消息,却只能寄托于对东周故土的向往。

"旷远嵇中散,疏慵马少游"中的"旷远"形容时间的悠长,而"嵇中散"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闲适。"疏慵"一词用来形容行走的不紧不慢,而"马少游"则是说诗人偶尔骑马出游,但心境并不轻松。

最后两句"长松想风表,千古閟山丘"中,"长松"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永恒,而"想风表"则可能指的是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千古閟山丘"则是对历史长河中那些被遗忘山丘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如信息不畅通、官员的孤立无援等。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其一)

秀出青徐野,风移邹鲁乡。

家声齐丙魏,人物到轩黄。

漫士从三已,危机付两忘。

并游无此老,谁与共行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将到金陵投宿乌江寺

阅世真成一梦阑,尘埃谁复共开颜。

辛壬癸甲常为客,南北东西只问山。

萦树远云高作盖,护田流水曲于环。

秋风送我江边寺,准拟如今到处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其二)

俭素师寒隽,谦冲识老成。

养亲公族化,取友士林倾。

贺屦填门近,灵輀赴垄轻。

悲欢反覆手,挥泪湿铭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其一)

国步增磐石,维城协梦熊。

风神龙种异,才格马群空。

家训惟知白,官箴祇自公。

拊棺伤有德,天意或难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