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代寿李夫人

雨蕊方桃,晴梢渐杏,东风娇语弦管。

爱香帘约馀寒,唤舞袖翻嫩暖。

红颜清健,旧墨竹、扶疏手段。

且碧窗、写就黄庭,画楫海山开卷。

春自好、得花不淡。花又好、得春不浅。

晓莺瑶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满。

长逢花处,笑西母、霜娥偷换。

要日边、争看貂蝉,彩侍更迎宣劝。

形式: 词牌: 东风第一枝

翻译

雨后桃花初绽,晴天杏花渐开,春风中传来弦管的轻柔话语。
爱那带着余寒的香气,唤起舞袖间的温暖活力。
青春容颜,旧时墨竹的疏影婆娑,展现出优雅风姿。
暂且在碧绿的窗前,挥毫书写《黄庭经》,如同展开一幅海上山川画卷。
春天本就美好,有了花朵更显鲜艳;花朵也因春天而更加灿烂。
清晨的黄莺鸣叫如瑶佩声,月光映照在翠绿酒杯中,波光粼粼。
常常在花丛中欢笑,仿佛西王母和霜娥已悄悄交换了角色。
我要在日边争艳,像貂蝉般美丽,彩侍相伴,接受众人的赞美和劝饮。

注释

雨蕊:雨后的花蕊。
晴梢:晴天的树枝。
娇语:温柔的话语。
香帘:带有香气的窗帘。
舞袖:舞动的衣袖。
红颜:青春的容颜。
黄庭:古代一部道家经典。
画楫:画有图案的船桨。
西母:对西王母的称呼。
貂蝉:古代美女的代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会的画面,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雨蕊方桃,晴梢渐杏,东风娇语弦管。”这里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色,桃花与杏花交替盛开,东风轻拂,如同音乐般柔和。这些意象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氛围。

“爱香帘约馀寒,唤舞袖翻嫩暖。”这两句则转向室内,帘幕间弥漫着香气,温暖而不燥热。舞袖轻摇,更添几分柔情与舒适感。

“红颜清健,旧墨竹、扶疏手段。”这里描绘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皮肤如同春日一般鲜明而健康,她的手托着古老的墨竹,这是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动作。

接下来的几句“且碧窗、写就黄庭,画楫海山开卷。春自好、得花不淡。花又好、得春不浅。”则表达了诗人对书法与绘画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春天美景的享受,感叹在这样的季节里,无论是赏花还是欣赏艺术,都能得到深刻而纯粹的快乐。

“晓莺瑶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满。”这两句转向夜晚,金玉珠光在月色中闪耀,这是一幅静谧而富丽的夜景图。

最后几句“长逢花处,笑西母、霜娥偷换。要日边、争看貂蝉,彩侍更迎宣劝。”则描绘了一场宴会上的欢乐场面,人们在花前笑语,甚至有意调侃神话中西王母与东皇太一的故事,而后又转向观赏珍奇异兽的情景,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色彩、香气、音乐和艺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境界,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于生命之美、春光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45)

张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沁园春》(今泽先生)词,自序云:“矛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矛居鄱,不应舍近求远,为更多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有词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等

  • 字:宗瑞
  • 号:矛东仙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相关古诗词

阮朗归

孤鸿遥下夕阳寒。秋清怀抱宽。篱根香满菊金团。

客中邀客看。呼浊酒,共清欢。五弦随意弹。

西窗仍见好溪山。几年谁倚栏。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如此江山/齐天乐.寓齐天乐

西风扬子江头路。扁舟雨晴呼渡。

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诗仙一去。

但对峙金焦,断矶青树。

欲下斜阳,长淮渺渺正愁予。中流笑与客语。

把貂裘为浣,半生尘土。

品水烹茶,看碑忆鹤,恍似旧曾游处。聊凭陆谞。

问八极神游,肯重来否。如此江山,更苍烟白露。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杏梁燕/解连环.寓解连环

小楼春浅。记钩帘看雪,袖沾芳片。

似不似、柳絮因风,更细与品题,屡呵冰砚。

宛转吟情,纵真草、凤笺都遍。

到灯前笑谑,酒祓峭寒,移尽更箭。而今柳阴满院。

知花空雪似,人隔春远。

叹万事、流水斜阳,谩赢得前诗,醉污团扇。

脉脉重来,算惟有、画阑曾见。

把千种旧愁,付与杏梁语燕。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沁园春

东泽先生,谁说能诗,兴到偶然。

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鸟,多年盟好,白石清泉。

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

出门去,且掀髯大笑,有钓鱼船。一丝风里婵娟。

爱月在沧波上下天。

更丛书观遍,笔床静昼,篷窗睡起,茶灶疏烟。

黄鹤来迟,丹砂成未,何日风流葛稚川。

人间世,听江湖诗友,号我东仙。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