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善之寄游何道二山(其二)

两人相对说蚕丛,蒿稆堪嗟满故宫。

忽见画图如雪外,不知身世此山中。

馀生才寓一稊米,独往殊欣六尺篷。

寄得诗来何处觅,南湖蒲稗没凫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友人在山中对话的情景,通过对话内容和所见之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两人相对说蚕丛,蒿稆堪嗟满故宫”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两位友人面对荒凉景象的对话,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忽见画图如雪外,不知身世此山中”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眼前的景色比作雪景,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隐含着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接下来,“馀生才寓一稊米,独往殊欣六尺篷”两句,通过对比“一稊米”和“六尺篷”,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寄得诗来何处觅,南湖蒲稗没凫翁”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和过往的怀念。语言质朴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于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送李仲宾同知

一别丰仪十载间,新春再见为开颜。

鸡林传去诗如锦,龙节归来鬓未斑。

白日丝纶端可待,平分风月早须还。

此行已满英雄彀,同上烟霞紫禁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七儿应复同客饮樱桃园摘新归以遗亲用其诗韵识所感(其一)

闻汝相随入翠微,归时晚色已凄迷。

樱桃为喜筠笼重,燕子休嫌茅屋低。

我老恐妨儿辈乐,新诗欲继古人题。

年高自觉摧颓甚,送客何嫌过虎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陈无逸九日(其一)

扬鸾设醴奏丝桐,九日台头咏渚鸿。

宣远风情虽旷代,渊明霜气直横空。

卧龙自命初非过,戏马当时未足雄。

莫笑东篱太岑寂,南山长在醉醒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陈无逸九日(其二)

万事真成一缪悠,西风节物若为酬。

鸿饥未觉他乡远,菊老谁同此日愁。

已洗眵昏看白眼,更扶衰病费丹头。

吟情笑我今何似,废笕寒泉涩不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