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松

青松如秧针,植在山之蹊。

岂惟娱心目,岁寒以为期。

未饱雨露恩,那识栋梁姿。

蓬蒿塞三径,埋没谁复知。

秋风陨百草,秀色不少衰。

虽然咫尺根,已见佳种奇。

君看二十年,腰大数十围。

雪霜挺坚操,云汉擎高枝。

时有白鹤来,凡鸟那堪栖。

兔丝与凌霄,冉冉相附依。

青松本贞固,不逐众物移。

大器固晚成,何用嫌暮迟。

愿言坚汝节,黾勉待岁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许谦所作的《种松》诗,以“青松”为题,描绘了松树从幼苗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其坚韧不拔的品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松树在风雨中成长,最终成为栋梁之材的形象。

首句“青松如秧针,植在山之蹊”,以“秧针”比喻新生的松苗,生动地描绘了松树初生时的细小与坚韧,植于山间小径旁,预示着它将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接下来,“岂惟娱心目,岁寒以为期”,表达了松树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更寄托了人们对岁寒时节依然坚韧不屈的期待。

接着,诗人通过“未饱雨露恩,那识栋梁姿”两句,强调了松树的成长需要时间与耐心,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能展现出其作为栋梁的雄伟姿态。随后,“蓬蒿塞三径,埋没谁复知”则描绘了松树在成长初期可能被忽视或埋没的境遇,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松树更加坚韧,最终脱颖而出。

“秋风陨百草,秀色不少衰”表现了松树在秋风中依然保持其独特的秀美,不随其他植物一同凋零。“虽然咫尺根,已见佳种奇”则赞美了松树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展现出非凡的潜力与独特之处。

最后,“君看二十年,腰大数十围。雪霜挺坚操,云汉擎高枝”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经过二十年的成长,其腰围已经粗壮到数十围,无论面对雪霜还是云汉,都能展现出其坚毅不屈的品格与高耸入云的姿态。而“时有白鹤来,凡鸟那堪栖”则以白鹤与凡鸟的对比,突出了松树作为高洁之物的地位。

“兔丝与凌霄,冉冉相附依”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周围生长的兔丝和凌霄,它们虽与松树相伴,但无法与之相比,进一步衬托出松树的独特与尊贵。“青松本贞固,不逐众物移”强调了松树的贞洁与坚定,不随世俗改变自己的本性。“大器固晚成,何用嫌暮迟”则以大器晚成的道理,鼓励人们要有耐心等待,相信最终会有所成就。“愿言坚汝节,黾勉待岁时”表达了对松树坚韧节操的赞美,并寄予其未来更加辉煌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成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坚韧品格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力量,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相信时间与努力终将带来成功与辉煌。

收录诗词(69)

许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 字:益之
  • 号:白云山人
  • 籍贯:金华
  • 生卒年:1270—1337

相关古诗词

对竹

主人树脩竹,近在桃李场。

赋性虽不同,相友庸何伤。

阳春破桃李,红白争低昂。

无言自成蹊,相媚色与香。

何心伴幽独,徒引蝶蜂忙。

此君心本虚,宁逐春风狂。

咄嗟桃与李,开落那能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友人

丹凤止高冈,众鸟甘戢羽。

昂昂九皋鹤,下上得所附。

江南竹实多,朝阳自轩翥。

延颈戛然鸣,四顾失其侣。

岂不念相从,天阔无处所。

凤兮归何时,耻与燕雀伍。

形式: 古风

暮春郊外

行行多胜事,石窦溅流泉。

白鸟浮云外,青山落日边。

风平花委地,野迥草连天。

春事成牢落,人生一梦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游智者寺

风日景飕飕,松阴系紫骝。

白云千载寺,黄叶四山秋。

地胜楼台接,林深虎豹游。

人生自可乐,此外复何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