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寄了上人二首(其二)

日长草木茂,古寺乐芳辰。

野衲归时晚,山泉滴夜春。

清吟联石鼎,病酒吐车茵。

不是天涯客,林泉一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萨都剌在病中对一位僧侣的思念之情。首句“日长草木茂”写出了春天白天变长,万物生长旺盛的景象,为背景设定了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接下来,“古寺乐芳辰”则转而聚焦于古寺,暗示了僧侣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野衲归时晚”中的“野衲”指的是僧侣,这里的“归时晚”可能意味着他们忙碌或修行至晚,体现了僧侣生活的规律和宁静。“山泉滴夜春”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的夜晚,山泉滴落的声音仿佛在低语春天的到来,增添了禅意。

“清吟联石鼎,病酒吐车茵”两句通过僧侣的清雅吟诵和诗人因病而微醉的状态,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精神交流。诗人虽然身患疾病,但仍然能感受到与友人的精神契合。

最后两句“不是天涯客,林泉一故人”,诗人自言并非身处远方,而是将眼前的林泉生活视作与僧侣的共同经历,表达了对这位僧侣的深深怀念,以及他们之间超越世俗距离的深厚情谊。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和僧侣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平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忆鹤林即休翁

城南鹤林寺,幽境脱尘烦。

地僻藤花落,窗虚贝叶翻。

池塘浮野鸭,竹树挂山猿。

病起借禅榻,高眠避市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登山亭

山上新亭好,红尘不可侵。

雨阶幽草合,风径落花深。

野水浮晴色,平田下夕阴。

城中公子少,日日就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人之金陵

之子金陵去,黄梅细雨天。

晚钟近萧寺,野水急吴泉。

枕有思家梦,囊无买酒钱。

凤台动诗兴,落笔授蛮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高秋泉诗卷

美矣高夫子,能文武亦全。

横琴弹夜月,洗剑动秋泉。

酒熟春如海,诗閒日似年。

纶巾北窗下,倦可枕书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