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滁阳寄邵子非诸友

云无天净。明月端如镜。乌鹊绕枝栖未稳。

零露垂垂珠陨。扁舟共绝潮河。秋风别去如梭。

今夜凄然对影,与谁斟酌姮娥。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向子諲的《清平乐·滁阳寄邵子非诸友》。从鉴赏角度来看,首先可以感受到全诗浓郁的秋意和静谧的夜景描绘。"云无天净"直观地表达了一个晴朗的夜晚,没有任何遮蔽,天空格外清晰。而"明月端如镜"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夜晚的宁静与光洁,月亮就像是悬挂在天际的一面 镜子,映射出周遭万物的轮廓。

诗人接着描写自然景象:"乌鹊绕枝栖未稳"透露出一种不安或是不满足的情绪。即便是在这宁静的夜晚,连小鸟都没有找到安稳的歇息之处,这也许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并不如表面那么平和。"零露垂垂珠陨"则是对秋天露水的生动描绘,每一滴露水都是晶莹剔透,仿佛在月光下闪耀着珍珠般的光泽。

接下来,诗人写到自己的处境:"扁舟共绝潮河"。这里的“扁舟”暗示了孤独和寂寞,诗人似乎在用这种形象来表达自己与世隔绝的心情。而"秋风别去如梭"则是对秋天特有的一种景象描绘,秋风轻拂而过,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一般。

最后两句"今夜凄然对影,与谁斟酌姮娥"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清冷的月夜中,对着自己的影子,感到一种凄凉孤寂。他心中所思,是想与谁一同品味这份寂寞,以及对明亮月光下那位神话中的美女——姮娥的向往。这里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和他对于美好事物无法企及的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夜景象,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以及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78)

向子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字:伯恭
  • 号:芗林居士
  •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 生卒年:yīn)(1085-1152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四)赠韩叔夏

银钩虿尾。一似钟繇字。吏部文章麟角起。

自是惊人瑞世。西垣准拟挥毫。不须苦续离骚。

政看翻阶红药,无忘丛桂香醪。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五)答赵彦正使君

人间尘外。一种寒香蕊。疑是月娥天上醉。

戏把黄云挼碎。使君坐啸清江。腾芳飞誉无双。

兴寄小山丛桂,诗成棐几明窗。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奉酬韩叔夏

薄情风雨。断送花何许。一夜清香无觅处。

却返云窗月户。醉乡曲米为春。荆州富贵中人。

肯入芗林净社,玉山屡倒芳茵。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菩萨蛮(其三)

袜儿窄剪鞋儿小。纹鸳并影双双好。微步巧藏人。

轻飞洛浦尘。前回深处见。欲近还相远。

心事不能知。教人直是疑。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