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三)奉酬韩叔夏

薄情风雨。断送花何许。一夜清香无觅处。

却返云窗月户。醉乡曲米为春。荆州富贵中人。

肯入芗林净社,玉山屡倒芳茵。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向子谨所作的《清平乐·其三·奉酬韩叔夏》。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幽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首句“薄情风雨”立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似乎在诉说某种无奈的情感。紧接着,“断送花何许”则是用鲜明的笔触描摹春光不再,美好的时光难以长存。

“一夜清香无觅处”这句词更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梦幻色彩,似乎在追寻某种已逝去的美好,但却又找不到。这种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和现在无法触及的哀愁交织,显示出作者深沉的情感。

“却返云窗月户”则是转换了意境,从外部景物的描写转向内心世界的抒发。这一句表明作者的心情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志。

接下来的“醉乡曲米为春”则是用一个具体的场景来形容春天的美好,通过对春日饮酒的情境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以及生活的享受。

“荆州富贵中人”这句词似乎是在提醒读者,即便是在物质上极尽奢华的环境中,也还是有人保持着高洁的人格。这里的“荆州”可能指的是一个地理位置,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最后,“肯入芗林净社,玉山屡倒芳茵”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清高脱俗生活态度的向往。这里面的“芗林净社”、“玉山”都构成了一种宁静而纯洁的意境,“屡倒芳茵”更增添了一份生长与变迁的哲思,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人世间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高洁生活态度的向往。

收录诗词(178)

向子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字:伯恭
  • 号:芗林居士
  •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 生卒年:yīn)(1085-1152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三)

袜儿窄剪鞋儿小。纹鸳并影双双好。微步巧藏人。

轻飞洛浦尘。前回深处见。欲近还相远。

心事不能知。教人直是疑。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天仙醉把真珠掷。荷翻写入玻璃碧。雨过酒尊凉。

红蕖苒苒香。飞来双白鹭。屡作僛僛舞。

山鸟起清歌。晚来情更多。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一)

鸳鸯翡翠同心侣。惊风不得双飞去。春水绿西池。

重期相见时。长怜心共语。梦里池边路。

相见不如新。花应解笑人。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政和丙申

娟娟明月如霜白。鳌山可是蓬山隔。恨不及春风。

行云处处同。暖香红雾里。一笑谁新喜。

知得远愁无。春衫有泪珠。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