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一)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傍晚夕阳斜照,微风吹过湖面,蝉鸣不歇。夜晚降临,颗颗清露点缀在红莲之上,煞是可爱。稍作停留后便骑马赶赴即将开始的酒宴。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切莫推辞杯中的美酒。回朝后要多多靠近皇上,才能仕途平稳,只是至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欢聚一堂。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
又名“浣沙溪”“小庭花”,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湖:指南湖,在商丘城南。
急暮蝉:指傍晚的蝉声十分急促。
红莲:红色莲花。
少留:同“稍留”,即片刻停留,稍作停留。
少:稍微,略微。
归骑:指将归之人。
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促:就,近。
为别:分别。
金盏。
华美的酒杯。
须:应当。
近玉炉烟:意为接近皇帝。
玉炉:指朝廷、宫室的香炉。
旧称帝都为玉京,朝廷、宫室为玉台,帝王用的香炉因亦称玉炉。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湖边的画面。"湖上西风急暮蝉",写出了傍晚时分,湖面上吹过一阵急促的西风,伴随着蝉鸣声渐消,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夜来清露湿红莲",进一步描绘了夜晚降临时,清冷的露水打湿了红莲,增添了画面的湿润与生机。

"少留归骑促歌筵",诗人邀请宾客稍作停留,享受宴饮和歌舞,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聚会的珍视。"为别莫辞金盏酒",表达了离别之际,希望大家不要推辞杯中的美酒,寓意珍惜眼前相聚的时光。

最后两句"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则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暗示了离别后仕途的忙碌和再次相聚的遥不可知,充满了淡淡的离愁和对重逢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秋景为背景,抒发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感慨的词作,展现了晏殊词作中常见的婉约细腻和深沉情感。

收录诗词(347)

晏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生卒年:991-1055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八)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沈香冷懒熏衣。

早梅先绽日边枝。

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

小屏闲放画帘垂。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一)

阆苑瑶台风露秋。整鬟凝思捧觥筹。

欲归临别强迟留。

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

此时情绪悔风流。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破阵子(其三)

忆得去年今日,黄花已满东篱。

曾与玉人临小槛,共折香英泛酒卮。长条插鬓垂。

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睹芳菲。

重把一尊寻旧径,所惜光阴去似飞。风飘露冷时。

形式: 词牌: 破阵子

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形式: 词牌: 破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