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浣溪沙】的注释

注释(1): 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诗句: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注释(2): 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诗句:庭菊飘黄玉露浓,冷莎偎砌隐鸣蛩,何期良夜得相逢?

注释(3): 词牌名。

诗句: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

注释(4): 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诗句: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出帘踏袜趁蜂儿。

注释(5): 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诗句: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

注释(6): 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正体为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诗句: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东风轻软弄帘帏。

注释(7): 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

诗句: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注释(8):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

诗句: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注释(9):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

诗句: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注释(10):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

诗句: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注释(11): 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诗句: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注释(12): 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诗句: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注释(13):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诗句: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

注释(14): 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诗句: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

注释(15): 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诗句: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注释(16): 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诗句: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

注释(17): 唐教坊曲名,此调有平仄两体。

诗句: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注释(18): 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诗句: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注释(19): 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诗句: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

注释(20): 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

诗句: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钿尘网上蛛丝。

注释(21): 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诗句:画舫离筵乐未停,潇潇暮雨阖闾城。那堪还向曲中听。

注释(22): 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诗句:昨夜新看北固山,今朝又上广陵船。金焦在眼苦难攀。

注释(23): 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

诗句: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注释(24): 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诗句: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注释(25): 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诗句: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