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泛西湖五绝(其五)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夜泛西湖五绝(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月光下的宁静心境,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和内心的情感抒发。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西湖图景。作者表达了对湖光的赞美,它既不是鬼魂所显现,也不是仙境之幻化,而是自然界中最真实、最纯粹的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下,风轻柔、水波不兴,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之中。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这两句则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提到自己与友人相约,匆匆忙忙地前往某个地方(这里是“寺”),但当他们转眼看去,却发现对方已不见踪影,这种感觉让人感到空旷茫茫,无边无际。这样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易逝和相聚难得的感悟。

总体而言,苏轼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友情和生命短暂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求焦千之惠山泉诗

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

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

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

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

或鸣空洞中,杂佩间琴筑。

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

瓶罂走千里,真伪半相渎。

贵人高宴罢,醉眼乱红绿。

赤泥开方印,紫饼截圆玉。

倾瓯共叹赏,窃语笑僮仆。

岂如泉上僧,盥洒自挹掬。

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

欠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

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形式: 古风

答任师中次韵

闲里有深趣,常忧儿辈知。

已成归蜀计,谁借买山赀。

世事久已谢,故人犹见思。

平生不饮酒,对子敢论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其一)

湖上棠阴手自栽,问公更得几回来?

水仙亦恐公归去,故遣双莲一夜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其二)

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