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其三)宪台耸秀

星轺持节驻名邦,形胜由来占上方。

云拥辕门閒挂剑,风清幕府静添香。

乌台晓带三秋日,炎海晴飞六月霜。

却忆先朝曾奉使,至今随处有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在名邦停留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其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色和清雅氛围。首联“星轺持节驻名邦,形胜由来占上方”开篇点题,以“星轺”和“持节”形象地描绘了使者尊贵的身份和使命,同时“名邦”和“形胜”则点出了此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接下来,“云拥辕门闲挂剑,风清幕府静添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彩与风描绘得仿佛有了生命,它们围绕着辕门,悠闲地悬挂着宝剑,而清风拂过幕府,带来了阵阵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意境。

“乌台晓带三秋日,炎海晴飞六月霜”则进一步展示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早晨的乌台(可能指乌云或乌鸦)带来的是温暖的三秋之日,而在炎热的海边,晴空之下却仿佛飞起了六月的霜雪,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对时节变换的敏感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理解。

最后,“却忆先朝曾奉使,至今随处有甘棠”两句,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的使命,并表达了对先朝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甘棠”出自《诗经》,常用来比喻官员离任后百姓对其恩德的怀念,这里借以表达对先母夫人的尊敬和怀念,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品德传承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使者在名邦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深情回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收录诗词(110)

许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其四)古观清幽

何年福地起珠庭,芳草残碑字半倾。

苔径风回松子落,石坛秋老菊花清。

青牛过去留遗迹,白鹤归来认故城。

闻说瑶池降王母,高堂应伴董双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其五)碧池月影

天地山河一镜中,嫦娥飞入水晶宫。

影摇玉宇三千界,光射琼楼十二重。

丹桂扶疏侵薄露,冰轮凌乱受微风。

临池恨觅长生药,先驻高堂不老容。

形式: 七言律诗

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其六)紫水书声

杏坛乔木昼阴阴,紫水西来绕桂林。

两岸月明哦白雪,九衢风静听瑶琴。

长檠珠翠他年事,太乙青藜此夜心。

赖有书香留汗简,传家何用满籯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其七)北岭樵归

玉台深处昼穿云,日暮行歌且负薪。

蓑笠湿沾山下雨,花枝香绕担头春。

岚遮后峒峰如画,月印前溪草似茵。

采药追随归莫晚,黄昏无复倚门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