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元丹丘山居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老朋友栖息在东山,自爱那山川之美。
青春岁月在空寂的树林中度过,白天也不愿起身。
松风拂过,清新了衣袖和心灵,石潭洗涤着耳朵和心灵。
我羡慕你没有纷扰与喧嚣,能在青霞笼罩的高枕之上安睡。

注释

故人:老朋友。
栖:居住。
东山:指代某座东边的山。
丘壑美:山川秀美。
青春:年轻的时光。
空林:寂静的森林。
白日:白天。
松风:松树间的风。
清襟袖:使衣袖变得清爽。
石潭:清澈的水潭。
洗心耳:洗涤心灵和耳朵。
纷喧:纷扰与喧嚣。
高枕:高高的枕头。
碧霞:青色的霞光。

鉴赏

诗人以深情之心描绘故人栖息于东山之景,表达对美好自然的自我享受与喜爱。"青春卧空林"一句,青春不愿轻易流逝,宁愿沉醉在这片林中;"白日犹不起"则写出时间在这里仿佛静止,不急于匆匆。

接下来的"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两句,更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松风轻拂,使得衣襟都感到凉爽;而石潭的清澈,则如同洗涤心灵与耳畔,让人感觉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最后,"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羡慕。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吵闹,故人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远离尘世之扰,高枕于碧云如洗的清净环境中,这份宁静令人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能够保持内心平和的赞赏。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

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

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

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

我行送季父,弭棹徒流悦。

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惜此林下兴,怆为山阳别。

瞻望清路尘,归来空寂灭。

形式: 古风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王子耽玄言,贤豪多在门。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树色老荒苑,池光荡华轩。

此堂见明月,更忆陆平原。

埽拭青玉簟,为余置金尊。

醉罢欲归去,花枝宿鸟喧。

何时复来此,再得洗嚣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

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

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

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

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