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

横云初抹漆,烂漫南纪黑。

不见九华峰,如与亲友隔。

忆当秋景明,九老对几席。

何曾闭篷窗,卧听寒雨滴。

不食贵池鱼,喜寻昭明宅。

笔砚鼠行尘,芝菌生铜鬲。

思成佳句梦,贻我锦数尺。

属者浪吞舟,风雹更附益。

老翁哭妇儿,相将难再得。

存亡如日月,薄蚀行道失。

流俗暗本源,谓神吐其食。

神理傥有私,丘祷久以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贵池》,通过对贵池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哲思。首句“横云初抹漆,烂漫南纪黑”运用了生动的色彩描绘,展现出浓厚的夜色和乌云蔽日的景象。接着,“不见九华峰,如与亲友隔”表达了诗人因云雾遮挡而无法见到远方九华山的失落感,仿佛与亲朋好友产生了距离。

诗人回忆起秋日的明净时光,与友人共聚一堂,享受清谈的乐趣,“九老对几席”,与现实的孤独形成对比。“何曾闭篷窗,卧听寒雨滴”则暗示了诗人曾经的生活状态,即使在风雨中也保持着开朗的心态。

“不食贵池鱼,喜寻昭明宅”表达了诗人对贵池文化的敬仰,不愿享用当地的鱼,而是更向往先贤昭明的遗迹。“笔砚鼠行尘,芝菌生铜鬲”描绘了书房的简朴,暗含着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生活的淡泊。

“思成佳句梦,贻我锦数尺”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灵感的赞美,佳句如梦般涌现,带给他的喜悦如同珍贵的锦缎。“属者浪吞舟,风雹更附益”则寓言人生起伏不定,如波涛汹涌,风雹相加,增添了生活的艰难。

最后两句,“老翁哭妇儿,相将难再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亲人逝去,难以再相聚。“存亡如日月,薄蚀行道失”进一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如同日月有盈亏,人生道路中难免遭遇挫折。“流俗暗本源,谓神吐其食”批评世俗之人误解神意,认为神祇索取供品,诗人则坚信神理无私。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二首(其一)

青奴元不解梳妆,合在禅斋梦蝶床。

公自有人同枕簟,肌肤冰雪助清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赵景仁弹琴舞鹤图赞

无山而隐,不褐而禅。

听松风以度曲,按舞鹤而忘年。

铿尔舍琴而对吏,忽坌入而来前。

察朱墨之如蚁,初不病其超然。

形式: 押[先]韵

追忆余泊舟西江事次韵

老大无机如汉阴,白鸟不去相知深。

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

城南鼓罢吹画筒,城北归帆落晚风。

人烟犬吠西山麓,鬼火狐鸣春竹丛。

形式: 古风

退堂颂

愚者日进,智士日退。

象蹋恒河彻底过,大千世界百杂碎。

愚人寻文弄章句,更觅中间及内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