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重烟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裀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翻译

朝云暮雨,烟雾氤氲,微露云端的乱峰互相偎依。站在巫山县城楼上,遥望楚阳台,想象楚襄王梦与神女相会的情景。春光明媚之中,宫府的仪仗队行进,盛装艳服之人迎接着马队,迤逦向城中走去。被贬谪放逐到偏荒之地,对影自怜,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到达黔州之后,山愈高,势愈险,而距中原更远,隔断了眺望京城的视线,但乡愁却越过千山万水飞向神州。有贬谪之地的地方官摆酒接风、欢宴公堂。醉舞欢腾,满堂香气,声歌盈室,美人容颜娇艳,香气氤氲馥郁。听着那杜鹃一声一声地到天明,直唤着“不如归去”。

注释

醉蓬莱:词牌名。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二句四仄韵。
另有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变体。
瑗叇:云气浓重之貌。
高唐:战国时楚王在云梦泽中所建的高台。
朱翠:朱颜翠发,本是形容女子的美貌,这里代指美女。
画戟:涂画彩饰的戟,是古代的仪仗用物。
靓妆:指盛装华服的女子。
都会:指州治所在。
投荒:贬谪放逐到偏荒之地。
吊影:对影自怜,形容孤独,唯影相伴。
去天尺五:以距天之近而言地势之高。
神州:指京城。
中朝:朝中。
舞裀:舞衣。
杜宇:即杜鹃。
传说古蜀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
不如归是:相传杜宇死后思念故乡,化为杜鹃,啼叫着“不如归去”,声音悲苦。

鉴赏

这首《醉蓬莱》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山水云雨间楚地巫峡的壮丽景象。开篇以朝云暮雨、乱峰相依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接着,通过“巫峡高唐”和“锁楚宫朱翠”的描绘,展现出昔日繁华宫殿的遗迹,与诗人自身的流放生涯形成鲜明对比。

“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描绘了昔日宫廷的热闹与繁华,而“万里投荒,一身吊影”则表达了诗人被贬偏远之地的孤独与无奈。词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叹身处黔南,遥望中原,烟水茫茫,更增思乡之情。在公堂宴饮中,虽然有才子佳人相伴,但“杜宇声声”催人破晓,诗人仍感到不如早日回归故乡。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荣华的追忆,又有对现实境遇的感慨,展现了黄庭坚豪放而又哀婉的词风。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撼庭竹.宰太和日吉州城外作

呜咽南楼吹落梅。闻鸦树惊栖。梦中相见不多时。

隔城今夜也应知。坐久水空碧,山月影沈西。

买个宅儿住著伊。刚不肯相随。

如今果被天瞋作,永落鸡群被鸡欺。空恁可怜伊。

风日损花枝。

形式: 词牌: 撼庭竹

鹧鸪天(其二)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四)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

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

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醒酲魂。

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