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陵龙挂行

万声齐呼一声嚇,东望苍旻两龙挂。

浩浩随云百川倒,隐隐雷车千两驾。

疲农望天手加颡,怕歉求丰心惘惘。

老龙甲坼血流莽,取水虽多旱弥广。

暴尪囚魃精诚微,赫赫炎曦一轮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晋陵地区一次大规模的龙挂现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以及对当地农民生活的影响。

首句“万声齐呼一声嚇”,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龙挂来临时,天地间响彻的惊呼声,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接着,“东望苍旻两龙挂”一句,将视线转向东方,天空中出现了两条巨龙,形象地描绘了龙挂的景象。

“浩浩随云百川倒,隐隐雷车千两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龙挂的气势。云海中,百川之水似乎被龙卷风倒灌,雷声隆隆,如同千辆战车在空中疾驰,展现出龙挂带来的强烈冲击力。

“疲农望天手加颡,怕歉求丰心惘惘”描绘了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与恐惧。他们抬头望天,祈求雨水能带来丰收,但内心的忧虑却难以平息。

“老龙甲坼血流莽,取水虽多旱弥广”则揭示了龙挂与干旱之间的复杂关系。老龙挣扎着,鳞片裂开,鲜血流淌,尽管它竭尽全力取水,但干旱的状况并未得到缓解,反而更加严重。

最后,“暴尪囚魃精诚微,赫赫炎曦一轮榜”表达了对旱灾中神灵力量的质疑,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奈和对光明未来的渴望。阳光炽烈,仿佛是自然界的裁判,评判着人间的苦难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现象的壮丽与恐怖,也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题巨然海野图

江郊海野坡陀阔,林远烟疏淡天末。

枰分蓁町暮潮生,星列渔乡夜梁活。

关荆大图矜秀拔,取巧施工不真绝。

意全万象无不括,维摩老手巨然夺。

桥防忽觉来人物,接䍦肯更图牛羯。

渊渟浪洑开龙阅,汩入瀣翻下鲸吷。

楠盘疑是少陵宅,芦深恐有詹何客。

黄尘蔽天归兴浩,时向虚斋一开涤。

形式: 古风

东坡居士作水陆于金山相招足疮不能往作此以寄之

久阴障夺佳山川,长澜四溢鱼龙渊。

众看李郭渡浮玉,晴风扫出清明天。

颇闻妙力开大施,足病不列诸方仙。

想应苍壁有垂露,照水百怪愁寒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明月歌二首(其一)

高高凝碧夜色卷,八荒更无纤云屯。

冰轮直压巨鳌首,东海万里齐崩奔。

仰观左右毛骨竦,徐扫澄烟摄群动。

寥泬初疑玉兔跳,银潢更恐金波涌。

儿童争指桂枝好,游人不厌嫦娥老。

苦留清景拂疏星,要与羲和接昏晓。

光到长门知不知,犹胜关山人未归。

清风著我生双翼,来作蟾宫变化飞。

形式: 古风

明月歌二首(其二)

姮娥窃药为飞仙,夜食丹霞凌紫烟。

瞥开银碧排翠钿,信手拂掠新妆妍。

蛾眉点出争婵娟,皎然娇额临风前。

佳人再拜心拳拳,多生端有好姻缘。

掀云直指乌号悬,下射万顷杨花毡。

南飞惊鹊殊可怜,北堂人冷空无眠。

彩霞欲掣舞衣揎,水精梳插笼鬓蝉。

方诸滴沥生流泉,老蚌呼吸凝芳鲜。

谁家破镜飞上天,满林玉玦相勾连。

多情应照载花船,无穷解趁寻春鞭。

蓂荚自与桂华偏,驹隙谁争白兔先。

斯须几望抟清圆,白毫宛转吞大千。

纤埃不隔知无边,蕊宫可掬疑深穿。

琼华随步翻绣筵,琉璃倒海倾长川。

买来曾不用一钱,笙歌醉赏须年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