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居士作水陆于金山相招足疮不能往作此以寄之

久阴障夺佳山川,长澜四溢鱼龙渊。

众看李郭渡浮玉,晴风扫出清明天。

颇闻妙力开大施,足病不列诸方仙。

想应苍壁有垂露,照水百怪愁寒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米芾所作,名为《东坡居士作水陆于金山相招足疮不能往作此以寄之》。诗中描绘了阴雨连绵、山川被遮蔽的景象,以及雨后长澜四溢、鱼龙潜藏的生动画面。接着,诗人通过“李郭渡浮玉”这一典故,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展现了雨后晴空的清新明丽。

诗中还提到了“妙力开大施”,表达了对东坡居士(苏轼)在金山举办水陆法会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因身体不适而无法前往的遗憾。最后两句“想应苍壁有垂露,照水百怪愁寒烟”,运用想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苍壁上滴落露珠、映照水面、驱散寒冷烟雾的画面,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美好,以及对东坡居士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敬仰。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又蕴含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颂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明月歌二首(其一)

高高凝碧夜色卷,八荒更无纤云屯。

冰轮直压巨鳌首,东海万里齐崩奔。

仰观左右毛骨竦,徐扫澄烟摄群动。

寥泬初疑玉兔跳,银潢更恐金波涌。

儿童争指桂枝好,游人不厌嫦娥老。

苦留清景拂疏星,要与羲和接昏晓。

光到长门知不知,犹胜关山人未归。

清风著我生双翼,来作蟾宫变化飞。

形式: 古风

明月歌二首(其二)

姮娥窃药为飞仙,夜食丹霞凌紫烟。

瞥开银碧排翠钿,信手拂掠新妆妍。

蛾眉点出争婵娟,皎然娇额临风前。

佳人再拜心拳拳,多生端有好姻缘。

掀云直指乌号悬,下射万顷杨花毡。

南飞惊鹊殊可怜,北堂人冷空无眠。

彩霞欲掣舞衣揎,水精梳插笼鬓蝉。

方诸滴沥生流泉,老蚌呼吸凝芳鲜。

谁家破镜飞上天,满林玉玦相勾连。

多情应照载花船,无穷解趁寻春鞭。

蓂荚自与桂华偏,驹隙谁争白兔先。

斯须几望抟清圆,白毫宛转吞大千。

纤埃不隔知无边,蕊宫可掬疑深穿。

琼华随步翻绣筵,琉璃倒海倾长川。

买来曾不用一钱,笙歌醉赏须年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菱溪石

长虹潜贯幽岩窟,绿烟更染秋波骨。

不容俗眼觇神功,只向菱溪作灵物。

少室仙人领一麾,至诚发遍山中奇。

雄雌亭亭两挺出,宛若碧玉含春漪。

朱栏碧甃拱山麓,翠雾彤霞掩幽谷。

能将肤寸起清泉,几见峰前春雨足。

迩来新饰紫微宫,奇诡搜索林泉空。

五色磊磊可补缺,三品往往惭收功。

紫衣使者御天敕,肯教閟此苍苔色。

菱溪脱迹飞上天,回看幽谷空云烟。

形式: 古风

僧舍假山

玉峰高爱搀天碧,过眼云关无处觅。

才将呀豁向疏窗,已见峰棱翻瘦脊。

明月照出溪中水,清风扫遍岩边石。

悬崖绝磴疑可揽,白露苍烟俱咫尺。

天阴未彻山阴寒,雨声欲绝泉声乾。

须知物理有真妄,岂识道眼无殊观。

万象森严掌握内,大块俯仰毫芒间。

抽身更洗清净足,探历幽深非所难。

山僧作山真有以,诗人吟诗从此始。

意教妙手发天悭,戏取神功当众美。

君不见浣花野老深结庐,白盐赤甲龙虎趋。

清吟醉赏左右足,当时应笑秦鞭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