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日书二首(其二)

久将醉眼视群儿,只与旁观作笑嘻。

赋芋狙公曾未悟,牵丝木偶几多时。

云间炎景人方畏,地下微阴谁得知。

荣谢古今同此理,老翁端坐但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长久以来,我以醉眼看世人,只是在一旁嬉笑围观。
赠送芋头给猴子的故事,那位公主管悟不到,牵线木偶已经玩了多久。
天上炎热的阳光人们正惧怕,地下的微弱阴凉又有谁知道。
无论古今,事物兴衰的道理相同,老翁静坐,只一心忘记世间机巧。

注释

醉眼:形容因饮酒过量而眼神模糊。
群儿:指普通人或世俗之人。
赋芋狙公:典故,比喻赠予无意义的事物,此处指赠送芋头给猴子。
牵丝木偶:比喻受人操纵的人或傀儡。
炎景:炎热的景象,指夏天的太阳。
微阴:微弱的阴凉。
荣谢:繁荣和衰落。
忘机:不计心机,超脱世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闲适自得的场景。"久将醉眼视群儿,只与旁观作笑嘻",诗人以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观察着周围的人群,或许是孩子们在嬉戏,却并不介入其中,只是微笑着和旁边的看客交流。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超然与豁达。

接着"赋芋狙公曾未悟,牵丝木偶几多时",诗人提到自己过去也像那些没有生命的木偶一样,被世俗的绳索所束缚,无法自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无知状态的反思。

然后"云间炎景人方畏,地下微阴谁得知",诗人描述了一幅春日景象,天气热烈,但在地下却是凉爽的。这里的"微阴"象征着一种隐秘而深远的情感,或许只有诗人才会体悟到。

最后"荣谢古今同此理,老翁端坐但忘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荣辱得失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于年龄增长后所获得的豁然开朗的心境。这里的"老翁"指的是自己,而"端坐但忘机"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个人生命境遇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四月二十日书二首(其一)

十步荒园亦懒窥,枕书小醉睡移时。

健如黄犊时无几,钝似寒蝇老自知。

休惜飞驰春过眼,但求强健酒盈卮。

枇杷著子红榴绽,正是清和未暑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四安道中

地平弥望水,舟稳满帆风。

黄叶新霜后,青山落照中。

封疆天象别,风俗岛夷同。

黯黯危桥夜,疏灯照闭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老舅寓陈诸况不能尽布以二诗代书得閒为和佳也(其一)

欲知老子居陈事,古寺萧条屋数楹。

幸免绝粮惭孔圣,更无环堵羡渊明。

参差拙句何曾是,宠辱浮云无可惊。

断送光阴须美酒,惟应此事费经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归马二首(其二)

萧萧霜鬓独惊秋,病眼天边暮倚楼。

已老冯唐犹不遇,思归庾信正多愁。

溪通积雨流方壮,山入重云翠未休。

一梦淮南经岁别,菊林还向洛阳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