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吟(其二)

已拼薄命付危疆,生死关头岂待商。

二祖江山人尽掷,四年精血我偏伤。

羞将颜面寻吾主,剩取忠魂落异乡。

不有江陵真铁汉,腐儒谁为剖心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浩气吟(其二)》是明代诗人瞿式耜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之际,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首联“已拼薄命付危疆,生死关头岂待商”,开篇即揭示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决绝态度,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投身于保卫国家的事业中,生死存亡的时刻无需再做犹豫和权衡。

颔联“二祖江山人尽掷,四年精血我偏伤”,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国家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这里的“二祖”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两位君主,诗人感慨在国家危难之时,人们纷纷放弃原有的江山,而自己却在这场斗争中深受伤害,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我牺牲的决心。

颈联“羞将颜面寻吾主,剩取忠魂落异乡”,表达了诗人不愿向敌人屈服,宁愿保持尊严,即使身死也要保持忠诚,其忠贞不渝的精神令人动容。诗人选择将忠魂留在异乡,意味着即使身不在故土,但忠心永存,是对国家的永恒承诺。

尾联“不有江陵真铁汉,腐儒谁为剖心肠”,通过对比,强调了真正的英雄人物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这里,“江陵真铁汉”可能是指能够挺身而出、英勇无畏的英雄,而“腐儒”则自指,表达出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坚持内心的信念,渴望有人能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激昂,展现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坚定意志和高尚情操,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11)

瞿式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瞿景淳孙,瞿汝说子。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永丰知县,有惠政。崇祯初擢户科给事中,搏击权豪,大臣多畏其口。诏会推阁臣,助钱谦益沮周延儒,事发,坐贬谪,废于家。福王立,起应天府丞,擢右佥都御史。唐王监国,擢兵部右侍郎。旋退广东,与丁魁楚等立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王奔全州,以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留守桂林。在军与士卒同甘苦,兵饷不足,以妻簪环佐之,故人无叛志。封临桂伯。永历四年十一月,城破,端坐府中,与总督张同敞俱死。清谥忠宣。有《愧林漫录》、《云涛集》、《松丸集》

  • 字:起田
  • 号:稼轩
  • 籍贯:明苏州府常熟
  • 生卒年:1590—1651

相关古诗词

浩气吟(其三)

正襟危坐待天光,两鬓依然劲似霜。

愿仰须臾阶下鬼,何愁慷慨殿中狂。

须知榜辱神无变,旋与衣冠语益庄。

莫笑老夫轻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浩气吟(其四)

年年索赋养边臣,曾见登陴有一人。

上爵满门皆紫绶,荒村无处不青磷。

仅存皮骨民堪畏,乐尔妻孥国已贫。

试问怡堂今在否,孤存留守自捐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浩气吟(其五)

边臣死节亦寻常,恨死犹衔负国伤。

拥主竟成千古罪,留京翻失一隅疆。

骂名此曰知难免,厉鬼他年讵敢忘。

幸有颠毛留旦夕,魂兮早赴祖宗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浩气吟(其六)

拘幽土室岂偷生,求死无门虑转清。

劝勉烦君多苦语,痴愚叹我太无情。

高歌每羡骑箕句,洒泪偏为滴雨声。

四大久拼同泡影,英魂到底护皇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