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蔡羽的《秋日》描绘了诗人度过一个宁静的秋季时光,寓居山林之中,感受自然的变迁。首句“偃息逾岁时”表达了诗人长久的休憩,而“登高感摇落”则写出他登高望远,感叹季节更迭,草木凋零。
接下来的诗句“车来不除棘,鸟鸣自巢阁”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即使有人来访,也无需特意清理,鸟儿自在地在屋檐下筑巢。诗人身处其中,与渔夫樵夫相互依托,生活简朴而自在。
“顾念蓬何生,终俾石为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如同蓬草般随风飘荡,最终选择以坚韧的石头为伴,寓意内心的坚定和淡然。诗人的心态平和,“虚心日无怒”,即使面对外物,也能从中找到乐趣。
“悬梯觅霞构,乘凉陟兰薄”写诗人攀爬梯子,欣赏云霞之美,享受山间凉意,漫步在兰花丛中,显得悠然自得。最后两句“宛转思公子,搏搏桂方灼”借“公子”之典故,表达对理想或远方的思念,同时桂树热烈燃烧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热情和追求。
整体来看,《秋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