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蛮触追奔竞一豪,市朝酣战万灵鼍。
斋房只在秋山外,吟卷自随明月多。
问字人须烦谢绝,敲门僧亦莫谁何。
竹宫曾见神君否,且乞天瓢为挽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牟监簿斋宫》。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美景感受的诗句。
"蛮触追奔竞一豪,市朝酣战万灵鼍。"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激烈的战争场面,通过“蛮触”、“追奔竞”等动词,展现了战事的紧张与混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纷争生活的不满和逃避之情。
"斋房只在秋山外,吟卷自随明月多。"
这两句则转换了语境,将视角引向诗人隐居的斋房。"秋山"给人以静谧肃穆之感,而“明月”则象征着清辉与宁静。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吟诵诗卷,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平和。
"问字人须烦谢绝,敲门僧亦莫谁何。"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干扰的排斥与不耐。"问字人"可能是指来访者,而"敲门僧"则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即使是友好之人的到来,也被视为一种打扰。
"竹宫曾见神君否,且乞天瓢为挽河。"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神秘色彩和仙境想象。“竹宫”、“神君”等词汇让人联想到道教的修炼之地或仙界,而“天瓢”和“挽河”则可能是指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者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隐居、世俗与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寄托于自然之中的情感。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霜林蕉叶尚横陈,不易禁寒夜向晨。
以貌取人通体似,其心如我别般春。
两年开就花何晚,千里移将句有神。
待学伊蒲修净供,自烹菡萏当猩唇。
篱根宿草已陈陈,谁护蕉红到此晨。
雪里寸丹长似旧,人间万绿未知春。
翻经曾识观身法,乞种亲为土地神。
孤负晚风生酒兴,维摩示疾不沾唇。
山花山草杂前陈,谁解芬芳霰雪晨。
红菡萏肥如欲焰,绿玲珑卷过于春。
化工有意怜丘壑,老我无诗泣鬼神。
待唤曲生相暖熟,雨晴禽哢是歌唇。
欲将春睡了春閒,谁遣杨花点暮颜。
世事不如眠白堕,人情何啻抵黄间。
茫无措手句中句,悔已噬脐山外山。
蚤晚定编长庆集,并教传写落乌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