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瞻挽词(其一)

起起公终矣,斯文将奈何。

新书传异域,旧隐寄东坡。

直道谋身少,孤忠为国多。

死生公论在,高义山峨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苏轼(即苏子瞻)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赞扬。徐积作为宋代诗人,通过此作展现了对苏轼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的敬仰之情。

“起起公终矣”,开篇便以“起起”形容苏轼一生的起伏与成就,而后“公终矣”则点明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逝世表示哀悼。“斯文将奈何”,紧接着提出疑问,表达出对苏轼身后文脉传承的担忧,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新书传异域,旧隐寄东坡。”这两句描述了苏轼作品的影响超越国界,不仅在国内流传,也远播海外;同时,苏轼的隐逸生活与东坡居士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后人追忆的对象。

“直道谋身少,孤忠为国多。”这里赞美了苏轼一生中更多地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即使在个人发展上有所牺牲,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令人钦佩。

“死生公论在,高义山峨峨。”最后两句总结了苏轼的一生,认为他的生死与功过是非自有公论,而他所展现的高风亮节如同巍峨高山,永远值得后世仰望与学习。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苏轼一生事迹的回顾与评价,表达了对这位杰出文人的崇高敬意和深刻怀念,同时也传递了对文化传承与高尚人格的思考。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苏子瞻挽词(其二)

白玉棺无价,青囊葬有书。

奔星来启路,走电去随车。

官是修文号,人同上行居。

峨嵋山下客,谁是跨鲸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蹇侍郎挽词(其一)

旧德朝之望,平生勇所为。

赤心逢谊主,皓首弃明时。

路入皇宫近,谁将画翣移。

有人号欲绝,莫诵蓼莪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蹇侍郎挽词(其二)

一闭玄堂后,更分明与幽。

虽辞白日去,不忘锦江游。

古桧苍颜在,孤云壮气收。

文章如可访,遣使入西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杨集贤挽词(其一)

彼美朝之望,光终不较年。

醇风随入地,义气去淩烟。

身后人人慕,生前事事贤。

故交贫与贱,沈痛欲呼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