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侍郎挽词(其二)

一闭玄堂后,更分明与幽。

虽辞白日去,不忘锦江游。

古桧苍颜在,孤云壮气收。

文章如可访,遣使入西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为友人蹇侍郎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描绘玄堂内景致,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

首句“一闭玄堂后”,简洁而有力,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深邃的空间,暗示了逝者生前的隐逸生活和内心的宁静。接下来,“更分明与幽”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玄堂内的氛围,幽静而清晰,似乎逝者的精神依然在此,与外界保持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虽辞白日去,不忘锦江游。”这两句转折,既是对逝者生前美好时光的回忆,也表达了对其精神不灭、灵魂永存的信念。白日象征着生命与现实,锦江则代表了逝者曾经的快乐与自由,这两者形成对比,强调了逝者虽已离去,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并未消逝。

“古桧苍颜在,孤云壮气收。”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寄托情感。古桧树代表着坚韧与永恒,即使岁月流转,其苍老的面容依旧见证着时间的流逝;孤云则象征着逝者的灵魂,它在天空中自由飘荡,却也凝聚了壮志与豪情。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品格与精神的赞美。

最后,“文章如可访,遣使入西州。”这句诗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想象如果逝者的文章可以被寻访,那么就派遣使者前往西州(可能指文学或文化中心),寻找并传承其作品。这不仅是对逝者文学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珍视与延续,体现了对逝者的一种深切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玄堂内景的描绘,以及对逝者生平、精神世界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既哀而不伤,又充满对生命的尊重与对逝者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杨集贤挽词(其一)

彼美朝之望,光终不较年。

醇风随入地,义气去淩烟。

身后人人慕,生前事事贤。

故交贫与贱,沈痛欲呼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杨集贤挽词(其二)

门静车声歇,庭虚燕几閒。

芸签新汗简,玉笋旧清班。

事寄浮云外,身从大梦閒。

复为长夜寝,恸哭入玄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韦侍郎挽词(其一)

彻殡哀铃动,蒙棺素币舒。

明旌先启路,画翣侧随车。

长夜玄堂近,平生燕坐虚。

须臾泉户阖,挽绋且徐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韦侍郎挽词(其二)

野水鹤犹回,旧山云不归。

不归将奈何,但恐云无依。

公是吴中老,吴人爱公好。

公好不来归,泪湿江边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