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虞丞

越郡佳山水,菁江接上虞。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

云壑窥仙籍,风谣验地图。

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越郡的山水真是优美,菁江连接着上虞县。
计划乘一叶扁舟,初次担任官职辅佐两位官员。
在山川云谷中探寻仙人的踪迹,通过民谣验证地图的准确性。
于是寻找黄绢上的文字,为我凭吊已故的曹盱。

注释

越郡: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指代越州。
菁江:地名,可能指代特定的河流。
上虞:古代中国的一个县份。
计程:计算路程。
航:航行。
一苇:一片苇叶,象征简朴或轻便的交通工具。
试吏:初次担任官职。
佐:辅助。
仙籍:仙人的记录或传说。
风谣:民间歌谣。
地图:指代地理信息。
黄绢字:古代用黄绢书写的文字,可能指代重要的文献或信息。
吊:凭吊,对逝者的哀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越郡佳山水"直接点出了诗歌发生的地点,是江南地区的美好风光。"菁江接上虞"则展现了一条流经上虞的小河,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两句中,“计程”意味着计算行程,“航一苇”指的是乘坐一只小船,而“试吏佐双凫”则是说要测试一下这条河道是否适合通航。这些描写都在强调诗人对出发前细致的准备和考量。

"云壑窥仙籍,风谣验地图"一段,通过“云壑”、“仙籍”等意象,不仅映衬了自然景物,更透露出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同时,“风谣”与“地图”则是对未知旅程的探索和预测。

最后两句"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中,“黄绢字”可能指的是古代书信或诗文用黄绢纸所书写的文字,这里表达了诗人想通过寻找旧时友人的书信来怀念过去。而“为我吊曹盱”则是在吊唁一位不在现场或者已经离开的人,曹盱可能是诗中的朋友名字或别称。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美好自然和友情的珍惜,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怀念。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送山人归旧隐

工为楚辞赋,更著鲁衣冠。

岁俭山田薄,秋深晨服寒。

武人荣燕颔,志士恋渔竿。

会被公车荐,知君久晦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从弟谒员外叔父回归义兴

异乡兄弟少,见尔自依然。

来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

何朝逢暑雨,几夜泊鱼烟。

馀力当勤学,成名贵少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从翁赴任长子县令

家风本钜儒,吏职化双凫。

启事才方惬,临人政自殊。

地雄韩上党,秩比鲁中都。

拜首春郊夕,离杯莫向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孔江州

九派寻阳郡,分明似画图。

秋光连瀑布,晴翠辨香炉。

才子厌兰省,邦君荣竹符。

江城多暇日,能寄八行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