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者失却眼,南泉破却锅。
满堂僧不厌,一个俗人多。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胜所作的《颂古二十四首》中的第八首。它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揭示了禅修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行者失却眼,南泉破却锅",行者失去了对外在事物的执着,如同失去了一双看透世俗的眼睛;南泉和尚打破常规,可能是指他打破了修行中的某种束缚或教条。"满堂僧不厌,一个俗人多",整个僧众对于这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并不感到厌倦,反而是那个世俗之人对此感到惊奇,对比中突显出修行者的超脱和世俗的困惑。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场景,传达了禅宗追求内心清净、放下执着的理念,体现了禅宗对"无我"和"空性"的追求。整体风格质朴,富有哲理,是禅宗诗歌中常见的寓言式表达。
不详
披蓑侧笠千峰上,引水浇蔬五老前。
中有瓜田难纳履,睦州倒退在傍边。
鸡作苍鹰拿鳖鼻,鸭为金翅作狞龙。
空王以此垂洪范,锦上铺花知几重。
南泉王老太无端,却逐盐官作乐官。
西祖令严行禁止,免他禅会错欣欢。
心佛物兮俱不是,坐断舌头除药忌。
横拈倒用总由他,活捉魔群穿却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