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吟五首(其一)

为士幸而居盛世,住家况复在中都。

虚名浮利非我有,绿水青山何处无。

选胜直宜寻美景,命俦须是择吾徒。

乐闲本属闲人事,又与偷闲事更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作为一个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居住在京城更是幸运。
虚名和表面的利益不是我的追求,无论何处,青山绿水总能寻到。
选择游览应寻找美丽的风景,结伴同行必须挑选志同道合的朋友。
享受闲暇原本就是闲适之人的事,而对我来说,这更是与众不同的乐趣。

注释

为士:作为读书人或士大夫。
盛世: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况复:更何况。
中都:古代对京城的称呼。
虚名:空洞的名声。
浮利:表面的、不实的利益。
非我有:不属于我。
选胜:选取优美的景色。
直宜:正应该。
美景:美丽的风景。
命俦:选择同伴。
吾徒:像我一样的人。
乐闲:享受闲暇的乐趣。
闲人事:闲适之人做的事。
偷闲:偷偷享受闲暇。
殊:不同寻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闲适吟五首(其一)》,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生活的满足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为士幸而居盛世”体现了诗人对于所处时代的庆幸,认为作为士人生活在这样一个繁荣的时代是幸运的。接着,“住家况复在中都”进一步强调了居住环境的优越,身处繁华的都城。

诗中“虚名浮利非我有”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他认为那些表面的名声和利益并非自己真正追求的。他主张“绿水青山何处无”,暗示自然之美无处不在,比起追逐世俗的繁华,更向往宁静的山水生活。

“选胜直宜寻美景,命俦须是择吾徒”表达了诗人对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寻找美好景色的喜好,他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趣味相投的人共享生活。最后两句“乐闲本属闲人事,又与偷闲事更殊”直接点明,享受闲暇是文人士大夫的本分,而且这种闲适的生活方式更是与众不同,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盛世生活的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品格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饮酒吟

时时醇酒饮些些,颐养天和以代茶。

无雨将成大凶岁,负城非有好生涯。

身居畎亩须忧国,事委男儿尚恤家。

人问老来何长进,鉴中添得鬓边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依韵和三王少卿同过弊庐

洛中诗有社,马上句如神。

白首交情重,黄花节物新。

见过心可荷,知愧道非淳。

寂寞西风里,身闲半古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依韵和王不疑少卿见赠

不把忧愁累物华,光阴过眼疾如车。

以平为乐忝知分,待足求安恐未涯。

食罢有时寻蕙圃,睡馀无事访僧家。

天津风月胜他处,长是思君共煮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依韵和王不疑少卿招饮

经难忆浮丘,吾乡足胜游。

风前惊白发,雨后喜新秋。

仕宦情虽薄,登临兴未休。

人间浪忧事,都不到心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