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宁波寺登览

落日川桥野寺幽,风篁雨蔓碧遭周。

居连一舍今方到,胜接三江昔未游。

门外沧波飞白鸟,殿前红叶偃深秋。

鸡声隔竹啼寥寂,僧在薜萝宫里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宁波寺的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寺庙的庄严景象。

首联“落日川桥野寺幽,风篁雨蔓碧遭周”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川桥边的野寺显得格外幽静,四周被翠绿的竹林和藤蔓环绕,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落日”、“野寺”、“风篁”、“雨蔓”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颔联“居连一舍今方到,胜接三江昔未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行程的感慨。他提到自己终于到达了这座寺庙,与之前未曾游览过的三江地区相连接,暗示了此行的不凡与新奇。这两句既是对旅程的总结,也流露出对未知探索的满足感。

颈联“门外沧波飞白鸟,殿前红叶偃深秋”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景色。门外是广阔的水面,白鸟自由飞翔,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之美;殿前则是深秋时节,红叶纷飞,为古老的寺庙增添了几分肃穆与庄重。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动态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合的深刻感受。

尾联“鸡声隔竹啼寥寂,僧在薜萝宫里头”则将视线转向寺庙内部,通过远处传来的鸡鸣声和僧人在薜萝(一种藤本植物)掩映的宫室中静坐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这里的“寥寂”不仅指环境的寂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独特视角,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2)

屠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五夜平望驿看月有怀

平望驿前春水平,元宵月里画船行。

湖光汗漫一千顷,人意欢欣三五明。

胸次若于星汉朗,歌声自得里闾情。

回头漠漠家乡远,聊遣春庭有弟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渡淮

风送淮流四十程,船头急鼓溯涛声。

海光荡日长鲸没,春色窥帘细柳晴。

天地襟喉当吐纳,江河经纬孰裁成。

分明国脉源源在,更重微臣万里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济望南旺湖

长堤柳外望悠悠,山远天空万顷浮。

渔牧几家生计薄,凫鹥春水野情幽。

扁舟草泽谁真隐,二月洲田半妇耰。

东兖源流夫子国,获麟犹记古河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淮阴吊古送刘南村归吴

汗漫长淮万里天,秋风城下古祠边。

黄茅野屋封高柳,白日云沙走逝川。

尘世几登洴澼眼,英雄一去百千年。

不堪皓首江湖上,短烛孤篷坐闇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