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大司马乔公有诗见怀次韵奉答二首(其二)

一自多歧分路尘,堂堂正道遂生榛。

聊将肤浅窥前圣,敢谓心传启后人。

淮海帝图须节制,云雷大造看经纶。

枉劳诗句裁风雅,欲借《盘铭》献日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病中大司马乔公有诗见怀次韵奉答二首(其二)》。诗中王守仁以“一自多歧分路尘”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人生道路的复杂与选择的艰难,比喻自己在病中的心境和对人生道路的反思。

“堂堂正道遂生榛”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道路被杂草丛生的感慨,暗含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接下来,“聊将肤浅窥前圣,敢谓心传启后人”,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虽才疏学浅,但仍然愿意学习前人的智慧,为后世开启新的思想之门。

“淮海帝图须节制,云雷大造看经纶”,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宏大理想,强调了政策制定者需要有节制,同时展现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最后,“枉劳诗句裁风雅,欲借《盘铭》献日新”,诗人感叹自己的作品可能无法达到高雅的艺术境界,但他依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王守仁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以及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期盼。通过对比正道与歧途、前圣与后人的关系,以及对国家治理和个人创作的思考,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的多重身份和深刻洞察力。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送诸伯生归省

天涯送尔独伤神,岁月龙山梦裹春。

为谢江南诸故旧,起居东岳太夫人。

閒中书卷堪时展,静裹工夫要日新。

能向尘途薄轩冕,不妨蓑笠老江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冯雪湖二首(其一)

竿竹谁隐扶桑东,白眉之叟今庞公。

隔湖闻鸡谢墅接,渡海有鹤蓬山通。

卤田经岁苦秋雨,浪痕半壁惊湖风。

歌声屋底似金石,点也此意当能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冯雪湖二首(其二)

海岸西头湖水东,他年蓑笠拟从公。

钓沙碧海群鸥借,樵径青云一鸟通。

席有春阳堪坐雪,门垂五柳好吟风。

于今犹是天涯梦,怅望青霄月色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诸用文归用子美韵为别

一别烟云岁月深,天涯相见二毛侵。

孤帆江上亲朋意,樽酒灯前故国心。

冷雪晴林还作雨,鸟声幽谷自成吟。

饮馀莫上峰头望,烟树迷茫思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